水仙花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加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漳州特产直销店
查看: 8915|回复: 1

[雕刻技巧] 水仙花雕刻作品集鉴赏-水仙创作者必看

[复制链接]

89

主题

95

帖子

693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93
发表于 2014-6-24 16:03: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箭客水仙雕刻作品图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十多年前的一次邂逅,这一水中仙子竟让我一见钟情,为之苦乐颠狂,乐此而忘疲。 水仙花是一种“姿、色、香、韵”具佳,“球、根、花、叶”共赏的花卉。艺术是相通的。雕刻是一门“把多余的部分去掉”(罗丹语)的造型艺术,我则认为雕刻水仙花更是一门“溪上清流梳石发”(吴从先语)的水养工夫。雕刻定形,水养成器。水养对于雕刻水仙花来说,是造型过程最长的也是最为关键的阶段,前期如呵护襁褓之婴,中期如妆扮待嫁之女,后期如观赏下凡之仙。 先哲说:“花无百日红”。水仙花灿烂的时刻是短暂的,但她的美却是永恒的。短暂亦永恒。这种美是不应仅为之独享的。现代科技让我们有了将水仙花绰约流韵瞬间定身的“宝典”。水仙花雕刻艺术的成熟,使古人们凭着丰富的想象力和优美的词汇而塑造出众多凌波仙子的形象,活脱脱地一一展现。 (作者:一箭客)

水仙(一箭集)·一帆风顺


《桃花扇》著作者孔尚任不愧为大家,写水仙花不正面描绘水仙的形貌,而是写其“看”的联想。由水仙凌波微步的婀娜姿态,似乎见到了乘木筏登天的使者;由水仙临水的倩影,似乎听到了汉武帝治理黄河时所吟《瓠子歌》的歌声。既生动叙述了水仙的风姿神韵,也暗示了自己治理(苏北)河道的重任。

一帆风顺一箭水仙雕刻作品就是仿木筏子的样式造型而成。愿诸位欣赏它的朋友,心想事成,一帆风顺。

水仙(一箭集)·锦上添花


爱青青秀叶低排,独呈花面。
清·朱彝尊·金缕曲
词作者博通经史,善诗词古文,为清代著名文学家,是近代浙西词派创始人,与纳兰性德、陈维崧并称“清词三大家”。这首词是朱先生一组水仙词中的一首,其在小序中说“水仙花禁用湘妃汉女洛神事”。不引经据典,一气写了四首吟咏水仙花的长调(词91字以上为长调,金缕曲为116个字),可见其文学功底了。
这两句词以白描的手法,直接描述了词人眼中所见的水仙。从“独呈花面”一句可以看出,这是一株盛开的水仙花,整个花葶位于叶子之上而绽放,在青翠欲滴的叶片烘托之下,是那么地吸引眼球。一个“爱”字,更把作者对凌波仙子的“情有独钟”之情表达的爽直干脆。爱之切,还需要什么理由吗?
这一作品将水仙的叶片雕成卷曲状,拟作“低排”之势,在两朵盛开的花儿之上又有两朵盛开向上的花儿,用“锦上添花”命之,以示吉祥。锦上添花,原是指在美丽的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上再绣上花。多用来比喻美上加美,好上加好。

水仙(一箭集)·醉春风


云娇雪妒羞相倚,凌波共酌春风醉。
宋·高观国·菩萨蛮·咏双心水仙
这是一首吟咏双心水仙的词。“双心水仙”为何种水仙,一时难以考证,权当是一种重瓣品种吧。词一起首就以云的娇、雪的妒(有的版本为“嫩”)反衬出水仙的高雅品质。云虽有飘逸之姿却失之娇柔,雪虽有洁净之色却失之嫩稚,惟有水仙既有云之姿、雪之色,更具玉之质,云和雪怎能与之匹敌呢?
作者偏爱水仙桀骜的秉性,竟与之交杯共赏起春色来。“酒”作为一种文化,与中国古代诗人似乎结下了不解之缘。或仗酒力引发豪兴,或借酒劲排遣愁绪,灵感纷来,下笔有神,无数名句佳篇都与香醇美酒交相辉映,个中当首推诗仙李太白了。有人评价说,李白的诗若滤掉酒气,色香味都将减半。
曹操的煮酒论英雄,成就一番霸业;李白的斗酒诗百篇,留下千古绝唱;张旭的醉酒狂草书,堪称传世杰作;傅抱石的饮酒作巨画,跻身一代宗师;……“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李白《将进酒》)。酒仙说得太好了。
这一作品以一重瓣小花球雕刻而成,花梗雕成悬垂状,用一烈酒杯盛之,旁置一饮酒小泥人,欲营造一种“醉卧花丛”的意境,直引诗句命之“醉春风”。

水仙(一箭集)·凌波步月


花前犹有诗情在,还作凌波步月看。
宋·范成大·诗·次韵龚养正送水仙花
这是一首收到他人赠诗送花时的和韵之作。“赠诗送花”是古时文人间的一大嗜好。那位龚先生的赠诗虽不得见,但从“花前犹有诗情在”这句和诗里,仍可看出送花者与和诗者是有交情的,而且深谙其喜好。
凌波步月,典出魏·曹植《洛神赋》:“体迅飞凫,飘忽若神。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唐·李善注:“凌波而袜生尘,言神人异也。”原是形容美女的体态轻盈,像在水波上慢步轻走似的。这里则是用以赞美水仙之玲珑窈窕。
试想,眼前那袅娜的水仙幻化成了风姿绰约的绝代佳人,正于月下水波之上缓步款款而来,观之能不动心?从许多吟咏水仙花的诗文中,不难发现那些个文人墨客特喜欢月色水仙之景。勿论实虚,大概是感觉好吧。这赏花也有个讲究:如日映的荷花、风动的芦花、雨后的梨花、雪中的梅花……
这一作品以一船形玻璃器皿为花器,利用未经雕刻的两株小叶芽作船帆状,欲表现水仙轻盈飘逸之姿,直引诗句命之“凌波步月”。

水仙(一箭集)·素淡雅洁


憺忘言,净洗明妆,不与世争妍。
元·邵亨贞·江城子·水仙
这首词大概是作者在天寒日暮之时,见到了月光下的水仙有感而发的。“凌风翠袖兴飘然”,起首这句就将水仙在冰厚霜浓的严寒季节里,所表现出来的旺盛生命力跃然读者面前。“净洗明妆,不与世争妍”,接着的二句则更把水仙超然处世的秉性抒发得淋漓尽致。
作者眼里的水仙,虽不争妍,却比得上月中仙子。“谁敢与、斗婵娟”,词结尾的这句发问,引自唐·李商隐《霜月》:“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既是对水仙恬淡高雅、香清益远品格的赞美,也显示出作者高蹈避世、淡泊人生的愿望。作者对水仙这般爱慕,这与其身处的元末黑暗动乱时代有关吧。字里行间无不透出一种对高尚纯洁的精神世界的追求。
水仙一身淡妆,素净无瑕,外无媚俗之态,内怀雅致之质,堪称“素淡雅洁”。

水仙(一箭集)·冰清玉润


绿华居处渺云深,不受一尘侵。
宋·曾惇·朝中措·水仙
晶莹冰洁的水仙,在词作者的眼里是何等的纯洁高雅、一尘不染,竟似那远离尘世喧嚣、居于烟波浩渺云海深处的仙子。其构思巧妙,比喻贴切,用词精练,含蓄委婉。
绿华,即萼绿华。原本是用于赞美梅花的姿韵飘逸,并直接引作梅名的。典出南朝梁·陶弘景《真诰·运象》:“萼绿华者……女子,年可二十上下,青衣,颜色绝整”,是古代神话中一位在九嶷山中修炼得道的容貌美丽的年轻仙女。
“唯有青天碧海,知渠夜夜孤衾。”从词的结尾可以看出,作者对仙子得道成仙而去的切切思念及孤独寂寞感,也许这是作者借咏水仙以寄托其对某个女子别后的相思吧。
冰清玉润,是指如冰一般清明,如玉一般温润。这一作品以寿山石为花器,旨在烘托水仙的品质高洁。

水仙(一箭集)·福禄两全


含香体素欲倾城,山矾是弟梅是兄。
宋·黄庭坚·诗·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枝
据说这首诗是作者在客居荆州之时,因爱上的邻家姑娘他嫁后惆怅而又释然之作。见景生情,眼前那幽香如玉的水仙,仿佛就是貌若天仙的邻家女子的化身,不然诗人怎会发出“倾国倾城”的感叹呢,虽然其中多少有些许“情人眼里”的成份。
“倾城”典出《汉书·孝武李夫人传》:“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极言此女子美丽绝色难得,其魅力足以导致国家倾覆。后人遂用作咏美女的典故。“含香体素”则表明这位“倾城”者,不抹脂粉,纯任天然,不仅有使人“喜爱有加,沉迷倾倒”之姿,又蕴“含辞未吐,气若幽兰”之质,更可与寒梅、山矾(山花,极香)为伍,称兄道弟,结伴报春。
这一作品,用两粒连体小鳞茎球依葫芦形雕刻而成。为能较好地展示葫芦的造型,有花的大球用“回眸”式雕刻花梗,无花的小球则用“穿刺”法控制叶片的生长,借用葫芦的谐音,取名“福禄两全”。


水仙(一箭集)·镂冰花魂


冯夷镂冰驻花魂,奇芬染肌沁仙骨。
明·邹亮·诗·水仙花效李长吉
作者以其丰富的想象力,从色味质韵诸方位不同的视角,精雕细琢地描绘了这一神奇之花,把个冰雪肌肤、美貌容颜、素艳浓香的水仙仙子带到了观者面前。
冯夷,亦作冰夷,为古代神话中的水仙(水中的神仙)。典出屈原《楚辞·远游》:“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汉·王逸注:“河海之神感相和也。……冯夷,水仙人。”曹植《洛神赋》中的“冯夷鸣鼓,女娲清歌”之句,就说得是宓妃“翩若惊鸿”起舞之时,水神为之打拍,仙人为之伴音的美妙故事。
镂冰,一般比喻徒劳无功。《盐铁论·殊路》:“若画脂镂冰,费日损功。”而在这首诗里则特指刻雕。“魂者,精气也”(《论衡·纪妖》)。《灵枢经》:“随神而来往者谓之魂。”
致精的水仙,在诗人的眼里绝非凡品,乃是仙人用冰雪雕镂的杰作,并驻入了花的精灵,“光润玉颜,气若幽兰”,表里内外无不透出一种清新浓郁的彻骨之香。
这一作品,虽仅鸡卵大小,弥足袖珍,却也能较好地表现出水仙花的色泽与气质,并直引诗句命之“镂冰花魂”。

水仙(一箭集)·斜影幽香


暗香已压酴醾倒,只比寒梅无好枝。
宋·黄庭坚·诗·次韵中玉水仙花
这是山谷先生《次韵中玉水仙花》七言绝句中的尾联。诗人以新奇的构思、妙趣的对比、精巧的烘托,将水仙内蕴的高雅气质和外在的婀娜姿态表现得淋漓尽致。那“暗香”二字,更含蓄地显示出水仙花深沉矜持、含而不露、寂寞自芳的孤傲秉性。
“暗香”原本是梅花独有的专利,酴醾则以香气著称。可在这位诗人的眼里水仙的花香不仅压倒芳香无比的酴醾花,即便与梅花相比,也毫不逊色,只是没有梅花那样好的枝干罢了。“香压酴醾、韵敌寒梅”,诗人对水仙也许有一种特别的偏爱吧。
俗话说:“文似看山不喜平”,这花儿也是“宜曲不宜直”的。无论是园艺或是作画都讲究个“直则无姿,正则无景”。“疏影横斜水清浅”,前人在这方面的造诣可谓是登峰造极。其实,黄大人如若能见到现代人雕刻的水仙花,或许就不会发出(水仙)“无好枝”的感叹了。
这一作品以雕绘梅枝图案的黄泥紫砂千筒为花器,意在作比。经过精心雕琢的水仙花艺术品,不仅有着“暗香浮动”的气质,亦有“疏影横斜”的韵味。

水仙(一箭集)·秀骨清姿


谁剪就芳姿,悠然素质,俯首情殊许。
明·莫秉清·雨中花·水仙
这首咏水仙的词,大概是作者在寒窗前所见有感而发。在词人的眼里,水仙浑然就似那凌波弄舞的湘妃,冰洁素雅,绰约风姿,不由得使其放下文人清高的架子,特别心仪之。词中还用“映雪含冰独立”、“恐错认梨花带雨”等句子来形容水仙,这是何等夸赞的词句。
杜甫赞美王宰所画的山水图时赋诗:“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松半江水。”。这“剪”字遂成了文章赞美用词。悠然,闲适自得的样子。陶潜《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素质,指本质,亦指白色的质地。杜甫《白丝行》:“已悲素质随时染,裂下鸣机色相射。”这些字词用在这首词里,除了表达作者对水仙的仰慕之情,或许也在表白自己恬淡旷远的襟怀吧。
水仙花不仅在“形”上秀色可餐,而且在“质”里秀骨含芳。杜甫:“嶷然大贤后,复见秀骨清。”这“秀骨清姿”的优异品格,在水仙花的身上也是能够寻觅到的。

水仙(一箭集)·回眸


回首欲婆娑,淡扫修蛾。
宋·张炎·浪淘沙
“余画墨水仙并题其上”,从这个题记中可以看出,这是一首题在自作墨色水仙画上的词。画,现时是难以看到了,但观赏者从那字里行间却看到了一位伫在微风中的绝代佳人,盈盈独立,默默无语,欲舞未舞,似动非动,是那么地可人。
词画人运用精练的词句,十分传神地表现了画中水仙几可乱真的形态,也抒发了其对水仙花纯洁淡雅的气质和轻盈袅娜的风姿的赞叹。纵观全词,多少有点孤独寂寞感,花耶?人耶?似乎有满腹心事,无从倾诉,悽悽楚楚的样子。个中是否也含有词人自己身世零落、江湖落魄的情感呢?
婆娑,指舞蹈。毛传:“婆娑,舞也。”吴文英《玉楼春·京市舞女》:“归来困顿殢春眠,犹梦婆娑斜趁拍。”也有盘旋、徘徊的意思,宋玉《神女赋》:“既姽婳于幽静兮,又婆娑乎人间。”亦有舒展、扶疏的意思,张籍《新桃》:“桃生叶婆娑。”淡扫修蛾,典自唐代杨贵妃的三姐虢国夫人自持美艳,不施脂粉,常常素面入宫的故事。后因以之比喻素雅的美人,亦借喻花朵。
这一作品以“回眸式”雕刻花梗,使花儿旋转至鳞茎球的背面绽放,将那“百媚生”的风采定格,再配一雕绘修竹图案的高千筒紫砂器,更添些许天然素雅的味道。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十多年前的一次邂逅,这一水中仙子竟让我一见钟情,为之苦乐颠狂,乐此而忘疲。 水仙花是一种“姿、色、香、韵”具佳,“球、根、花、叶”共赏的花卉。艺术是相通的。雕刻是一门“把多余的部分去掉”(罗丹语)的造型艺术,我则认为雕刻水仙花更是一门“溪上清流梳石发”(吴从先语)的水养工夫。雕刻定形,水养成器。水养对于雕刻水仙花来说,是造型过程最长的也是最为关键的阶段,前期如呵护襁褓之婴,中期如妆扮待嫁之女,后期如观赏下凡之仙。 先哲说:“花无百日红”。水仙花灿烂的时刻是短暂的,但她的美却是永恒的。短暂亦永恒。这种美是不应仅为之独享的。现代科技让我们有了将水仙花绰约流韵瞬间定身的“宝典”。水仙花雕刻艺术的成熟,使古人们凭着丰富的想象力和优美的词汇而塑造出众多凌波仙子的形象,活脱脱地一一展现。 (作者:一箭客)


水仙(一箭集)·如意吉祥

得水能仙,似汉皋遗珮,碧波涵月。
宋·赵以夫·金盏子·水仙
这是一幅令人生出诸多遐想的画面,月色溶溶的碧波边,一簇清幽正放的水仙,恰似一姿态婀娜的绝代美女正上演着“汉皋遗珮”那感人的一幕。词作者运用了丰富的联想和巧妙的比喻,从外表风姿和内在气质处赞美了水仙的纯洁多情与坚贞自守,虚实动静,贴切含蓄,有味耐品。
“汉皋遗珮”典出“汉佩”(古时“佩”通“珮”),是汉·刘向《列仙传》中的一则神仙故事。说的是郑交甫于江汉之湄遇江妃二女,得到二女之佩,遂即发现二女与佩都失去踪影。后世常用此典咏男女爱恋之情。宋时的文人确实有着与众不同的浪漫想象力,一株水仙,看着看着,竟在朦胧中变为了缓步徐行、踏波而来的汉水神女。
如意,又叫“搔杖”、“痒痒挠”,北方称“老头乐”,南方称“不求人”。清·历荃《事物异名录》引《稗史类编》:“如意者,古之爪杖也。或用竹木,削作人手指爪,柄可长三尺许,或背脊有痒,手不到,用以爬搔,如人之意。”原为一种搔背痒的器物,后成为一件象征吉祥的玩赏品。因可在人手不可及处可如人意搔背痒,故名“如意”。进而表示做什么事情或要什么东西都能如愿以偿。
象,自古即为吉祥动物,因其性情温和,品格优良,知恩必报,曾被称为兽中之德者。“象”音与“祥”相近,古人常以绘象的纹图作为吉祥符号,取意吉祥。最为典型的纹图是绘一童子或仕女手持如意骑象,以“骑象”谐音“吉祥”,谓“吉祥如意”。
这一作品因形似昂首翘鼻的变形象,又似“如意”,遂附之水仙特有的吉祥寓意,取名“如意吉祥”。祝各位朋友事事顺意。

水仙(一箭集)·鸿鹄志

盈盈仙骨在,端欲去凌波。
明·陈淳·诗·水仙
作者在诗中把水仙化为了一位实实在在的凡界淑女,其虽丽质纤袅,却又仙骨自在。最后,诗人下了个定论:这佳人(水仙)是断不愿久驻山泽的,定会远离尘世,踏波仙去。
百花中能让人看出有“仙气”的,屈指可数。水仙不仅在体态的风姿优美、轻盈飘逸上吸引了观者,而且那内蕴的高雅纯洁、仙风道骨般的气质也折服了诗人,在短短的诗句里,极度地表现了水仙的气韵。
鸿鹄,指天鹅。因天鹅飞得很高,故人们常用来比喻志向远大的人。《史记·陈涉世家》:“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这一作品因形似高昂行走之鹅,命之“鸿鹄志”。
确实,人是要有一定志向的。但不是所有的鸟都能飞得天鹅那般高,燕雀自有其安身立命之道。


水仙(一箭集)·风舞翠带

倚傍小阑闲伫立,翠带风前似舞。

宋·韩玉·贺新郎·赋水仙

词句中作者为观者展示了一幅令人遐想的画面,一位绝代佳人姿态闲雅地斜靠在门前的矮栅栏上,孤身一人长时间地静候着,只有风儿时不时地扯动着美人身披的翠袖霓裳,静中有动,动静相宜,怎不令人注目呢。

词人运用了十分形象生动的语言技巧,精彩地描述了水仙若仙子的惊鸿之美。“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矅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蓉出绿波。”有曹植《洛神赋》中的这段经典描绘,已无需再作什么诠释了。

然而,细品之下却又看出了词中透出的一丝惆怅的情愫来。曹植《美女篇》:“美女妖且闲,採桑歧路间。”这“闲”字古通“娴”,指文雅的样子。但“闲”也表示一种无所事事的空闲,看似闲适,实为空虚。真是“倾城有貎空人晓,寂寞神仙也无聊”,难怪作者在词的最后发出了“千古恨,与谁语”的感慨。

这一作品以“悬垂式”雕刻花梗,叶片削成曼舞状,用一红色千筒紫砂器容之,形似仙子舞霓裳,借词句之语命之“风舞翠带”。



水仙(一箭集)·清韵


玉质金相清韵绝,端可拟、月中仙。

元·邵亨贞·江城子·水仙

有一则苏东坡与佛印斗禅的故事:一日,苏东坡问佛印:“你看我像什么?”佛印说:“像一尊佛。”苏东坡则说:“我看你像一堆牛屎。”佛印禅师笑而不语。苏自以为占了上风,回家后向苏小妹炫耀。小妹说:“为兄输了!凡有禅之人,眼中所见实为心中所想。禅师心中装的是佛,而你的心里装的却是牛屎。”

这位水仙词作者心里装的或许都是美貌绝伦的仙子吧。在其眼中,水仙无论是外在的色泽形态上,还是内蕴的神情气韵中,都有一种仙子般的感觉。故大在“仙”字上作文章,由江畔水里之仙,进而到天上月中之仙。

玉质金相,一般用以形容诗文的形式和内容都很完美;也比喻人的外表和内在气质都很好。王逸《离骚序》:“所谓金相玉质,百世无匹,名垂罔极,永不刑灭者矣。”这个典故原是赞美屈原之词的,在本词中活用该典来赞叹品质脱俗的水仙。

这件水仙作品,白色鳞茎若盈盈满月,绿色叶片如翠袖霓裳,婀娜姿态似嫦娥起舞,直引水仙词中之词语命之“清韵”。



水仙(一箭集)·琴瑟和调

琴语漫随流水去,仙情祇觉在山多。
明·夏芷·诗·题人画水仙
这是为他人水仙画题诗中的两句。然作者本人就是画家,而且是浙派宗南宋院体(前期)的代表人物。画为何人所作尚待考证,但题诗人用“赵家笔法”称誉,可见许是同门,不知这样的恭维名符其实否?
品尝这两句诗,竟使人想起“琴中凤语”、“高山流水”两个典故。《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汉辞赋家司马相如到临邛,卓王孙之女卓文君久慕司马相如才名,偷偷在隔壁观看他。相如也慕文君才貌,因寄心于《凤求凰》曲,以琴音挑动其情,来婉转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这就是标准“琴心”。《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这就是正宗“知音”。
琴瑟是两种弦乐器名。琴瑟合奏时,音色和谐,故古人常以琴瑟音调和谐比喻夫妻和美。如《诗·周南·关睢》:“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这一作品选用一连体小球,以“向心”雕刻法雕刻花梗,使一球各一箭花排列有序、浑然一体,形似乐器(管乐),命之“琴瑟和调”。


水仙(一箭集)·和鸣

来和高吟同楚客,偶逢香草似湘娥。
清·孔尚任·诗·立春看水仙
作者为孔子64代孙,清著名戏曲作家,以《桃花扇》誉满文坛。这是诗人以国子监博士的身份在淮阳疏浚河道时,某一日(立春)与水仙仙子的不期而遇,飘然起了诗兴,竟然学起屈夫子的雅致来。字里行间不难看出这位孔大人因得到圣上的重用而踌躇满志的样子。
“楚客”一般特指屈原。“湘娥”典出曹植《仙人篇》:“湘娥拊琴瑟,秦女吹笙竽。”是指传说中死于湘水的舜妃娥皇女英,后人常用作美人的代称。自宋以来,许多文人把水仙比作湘娥的化身,以赞美其冰清之质与无限风韵。
《诗经·小雅》:“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声闻于天”。鹤鸣为赏鹤的亮点之一,其中尤以爱情鸣唱最为动人,雄鹤昂首振翅,向天发出一个个高亢的单音节长声,雌鹤则伴随着短促的二声复音紧随其后,其声其景,和谐而美妙,百听(看)而不厌。这一作品借“来和高吟”的词意,拟用雕刻水仙之形欲达双鹤齐鸣之意。


水仙(一箭集)·婀娜生春

离思如云赋洛神,花容婀娜玉生春。
元·姚文奂·诗·题虞瑞岩描水仙花
这是一首题画诗,作者重在描写水仙的多情与楚楚动人的意态。诗以《洛神赋》中的洛水神女为引,叙述了仙子与赋作者二人最后依依惜别,情思缠绵,“泪流襟之浪浪”,“思绵绵而增慕”的场景。“离思如云”,则点明了“一种绵绵如云的不绝愁思”的意境。接着又袭用《洛神赋》中“华容婀娜,令我忘餐”之成句,直接赞誉仙子之美妙动人的“有如花似玉的容貌和修长柔美的身姿”。“玉生春”则是花容婀娜所产生的“珍美如玉、楚楚动人,竟然寒里生暖”的效果。句句字字在描写神女,也都是在比附水仙。
诗作者给这首诗定下了一种离别哀怨凄苦的基调,是否有什么感叹呢?或花无长艳,或人生苦短,其实或人或花,都有一个灿烂时刻,灿烂地来,灿烂地去。虽然灿烂短暂,但美却是可以定格为永恒的,短暂亦永恒。画如此,影像也如此。
这一作品以“花容婀娜玉生春”为要旨,欲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怀。那细长的两片叶子是否象知春而出的蜗牛的触角,正在向人们传递着春的消息呢?


水仙(一箭集)·历寒香自来

出格风标入骨香,只恐梅花妒。
明·吴承恩·卜算子·题水仙
词作者为明代著作大师──《西游记》的著书人,其品起水仙花来,自然凭添了几分仙气,觉得这水仙姿态飘逸优雅,风度超凡出众,香味浓郁彻骨,非凡花也,就连素有“花魁”之称的梅花见之也要嫉妒了。这不由得使人想起秋大侠的水仙诗句:“嫩白应欺雪,清香不让梅。”其实梅花也不必多虑,早在宋代,大诗人黄庭坚在一首诗中就说水仙“只比梅花无好枝”。
人们常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句充满哲理的诗句,历来为进取之士所自勉、互勉。“若非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花只有经历了严寒风雪的考验,方能开出更加芬芳的花朵;人若要想取得成功,就得付出比常人更多的艰辛。
《魏书·彭城王传》:“风标才器,实是师范。”这件作品用一红泥梅花浮雕图案的紫砂器皿为花器,正是想要表达和营造水仙类似梅花的那种傲骨斗寒而后香的品格和意境。

水仙(一箭集)·寿

玉面婵娟小,檀心馥郁多。
明·陈淳·诗·水仙
诗人起句以静态对水仙作了形象的描绘,其巧借婵娟之典,妙用一“小”字,将水仙仙子小巧玲珑、娇憨可掬的姿态临摹到极致。次句则以“檀心”对仗“玉面”,“馥郁”呼应“婵娟”,“多”相对“小”,淡淡两句,寥寥十字,就勾画出了水仙花迷人的风姿,这或许也有诗人深厚的书画功底在其中吧。
“婵娟”一般多形容(女子)形态美好。孟郊诗中有“月婵娟”之句,宋词中遂借为月亮的代称,其典型的句子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馥郁”则表示芬芳袭人,扣住了水仙花香清益远的特征。作者用典借喻新颖别致,实堪令人拍案称绝。细品之中,一位美貌淑女的形象跃然眼前,给人一种多重美感的享受。
水仙历来为岁朝清供传统之佳品,寓意“吉祥如意、兴旺发达、美满幸福”。这一作品选一桃形小球以“回旋式”雕刻造型,用一深色紫砂浅器塑成供物状,取名为“寿”。

水仙(一箭集)·清姿

翠帔缃冠白玉珈,清姿终不污泥沙。
清·玄烨·诗·见案头水仙花偶作
头顶缃色冠,发簪白玉笄,身着绿披肩,典型的贵族妇女形象。这清新雅淡的仙子,到了这位清大帝的案头上竟生出许多华贵来,其甚至还封水仙为“凌波第一花”。好在时无好事者,弄出个什么“奉天承运”的东东来,不然那些个“王、相、后”们的地位可就不牢了。
帔,《释名·释衣服》:“帔,披也。披之肩背,不及下也。”也就是披肩。而中国传统戏剧中古代帝王将相的常服也称作“帔”。缃,浅黄色。《释名·释采帛》:“缃,桑也,如桑叶初生之色也。”而黄色堪称“九五之色”。珈:古代妇女发簪上所加的金玉饰物。《诗·鄘风·君子偕老》:“副笄六珈。”古时贵夫人编发作假髻,叫做副;用笄把副别在头上,笄上加玉饰,叫做珈。珈数多寡不一,“六珈”为侯伯夫人所用。而水仙的花瓣恰为六片。由此可见,这水仙在康熙帝的眼里是何等高贵了。
这一作品的名称直接从诗句中得来,并以精制的玻璃器皿为花器,以突出水仙的“清而不泥”。

水仙(一箭集)·雪肌流香

娉婷意,胜眼中多少,沅芷湘兰。
清·查慎行·沁园春·虎丘买水仙戏填一闋
水仙在作者的眼中,其姿、色、味、韵是其它花草所无法比及的,简直就是天仙的化身。词一起首就以曹植《洛神赋》里洛水女神“凌波微步”和刘向《列仙传》中江妃神女“汉水捐佩”的两个典故,抒发了对水仙仙子的爱慕之情。即而又感慨水仙那高雅纯洁的气质,婀娜娇美的风姿,不知要超越白芷和兰草多少倍。廖廖十余字,笔调轻松,词语流畅,含意深刻,令人回味。
娉婷,形容容貌美好,亦指代美女。白居易《昭君怨》:“明妃风貌最娉婷”。“沅芷湘兰”应由“沅茝醴兰”变化而来,谓生于沅、澧两水旁的香草。《楚辞·九歌·湘夫人》:“沅有茝兮醴有兰”。王逸注:“言沅水之中有盛茂之茝,澧水之内有芬芳之兰,异于众草。”这白芷和兰草,乃屈原笔下最常提到的香花香草,是美好事物、美好人性的象征。然在作者看来,它们比水仙尚略逊一筹。(注:茝,白芷;醴,同澧)
在《一箭集》水仙雕刻作品中,这一件的花球是最小的,不及拇指,花朵也少而弱,遂以“穿刺雕刻法”,仅对花梗动了滞长手术,有一叶片因伤弃之。

水仙(一箭集)·鸣鹤

一尘难染净娟娟,独立晚风前。
元·沈禧·风入松·水仙
词作者虽然步人之后,以汉水女神的典故来描绘水仙,可那直白的赞誉仍让人感觉眼前一亮。高雅飘逸的风姿,孤清冷寂的身影,一尘不染的品格,纯净明洁的气质,一位毫不媚俗从众的超凡脱俗的仙子形象活生生地展示在观者面前。
这一作品用一连体的小花球雕刻而成,特别是无花小球以“穿刺法”控制叶片的生长,恰似引颈高歌的鹤首。观之,不由使人想到《诗经·小雅·鹤鸣》:“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声闻于天”的古老诗句。鸣叫为鹤的三大“看点”之一,其声不仅音色美、音域广,还是传递信息的重要方式。


水仙(一箭集)·玉洁冰清


搓玉成肌,镂冰作骨,藐姑仙子初逢。

清·徐大镛·满庭芳·水仙

作者乍一见水仙,就被其玉肌冰骨、晶莹洁净的形态质感和“不食五谷,吸风饮露”的仙子作派所折服,发出了“搓玉成肌,镂冰作骨”的感叹。字里行间既有对藐姑仙子的赞美,也透出了作者对人生立世的感悟。

玉肌冰骨,语出唐人袁丰咏自家梅花的句子:“冰姿玉骨,世外佳人,但恨无倾城之笑耳。”后人常用此典咏梅花,不知始于何人又移植到水仙身上。藐姑仙子:就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藐姑射山中的仙女。藐,远的意思。姑,姑射,古代神话中山名。典出《庄子·逍遥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最早用这个典比喻水仙的,大概是北宋人刘攽《水仙花》诗:“早于桃李晚于梅,冰雪肌肤姑射来。”藐姑仙子就这样成了水仙的专用代名词了。

这一作品用一淡蓝色气泡器皿为花器,意在衬托水仙花瓣与鳞茎的冰玉质感,依词句称作“玉洁冰清”。



水仙(一箭集)·飘



罗带无风翠自流,晚寒微亸玉搔头。

明·文徵明·诗·水仙

文徵明与唐伯虎等人齐名并称“吴中四才子”,其以书画名世,又精诗文。在这首咏水仙诗的一开头,作者就刻意地描写了水仙花茕独孑立的形象──袅娜妩媚,凄清婉转,罗带自动,翠色飘流,晚寒侵肌,玉簪微坠。恰似一幅哀楚动人的古典仕女图,同时也是对水仙叶与花的绝妙写照。

诗人在诗中采用了象征性的手法,句句紧扣湘水女神,又处处照应水仙花,从侧面烘托营造了一种空灵优美的意境,旨在表现出水仙纯真、多情和坚韧的品质,且通过对含情脉脉、幽怨凄苦的仙子形象的描述,流露出作者怜香惜玉的情感。

这一作品的品种恰为“玉玲珑”,因重瓣花重力下垂的形态特征,较为形象地表述了“微亸”二字。然“飘”的最佳“卖点”是那“罗带无风自飘”的叶片。



水仙(一箭集)·蓦然回首

冰肌绰约态天然,淡无言,带蹁跹。
元·赵孟頫·江城子·赋水仙
赵孟頫乃堪称与“王”、“颜”齐名的书法大家,是一位上承晋唐、下启明清的桥梁式人物,其最先将“诗、书、画”三绝合为一体。这首江城子,也可看出子昂先生在诗文方面的造诣。
词一起首,作者就对那默默无语、独处一隅,且随风摇曳、翩翩弄舞的水仙大加赞美。冰清玉洁的外貌,飘逸柔美的风姿,全在于水仙毫不装饰、崇尚天然的本性。“态天然”,既表达了水仙不惧严寒,不怕寂寞,凌霜傲雪,香清益远,不与凡花争奇斗艳,毫无艳羡之色的本质;也透露出作者淡泊人生,对其理想追求不得实现这一命运的感叹。可谓“词眼”。
这一作品选用一小侧球雕刻而成,以“曼舞式”削切叶片,用“悬垂回眸法”雕刻花梗,用词中“蹁跹”(优美旋转的舞姿)之句,意在定格舞者在旋转之时猛然回头的精彩瞬间,称之“蓦然回首”。


水仙(一箭集)·雀之灵

凌波步弱,背人羞整六铢轻。
宋·高观国·金人捧露盘·水仙
作者在词中借用潇湘仙子和洛水女神的典故,并将曹植《洛神赋》中:“凌波微步,罗袜生尘”之句稍加改变,用以形容水仙冰肌玉骨、飘飘欲仙的美姿。尤其“背人羞整”这一细节的描写,将水仙待开时花朵微垂的形态,刻画得出神入化,形象传神地道出了仙子娇羞的姿态。
弱,在这里作“柔软”讲。铢,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尚有多种解释)。六铢,实为六铢衣──天仙之衣。典出南朝梁萧纲《望同泰浮图》诗:“帝马咸千辔,天衣尽六铢”。又,佛经中称“忉利天”衣重六铢,极言其轻而薄。后泛指一般极轻薄的衣服,多谓舞衫。词中以“六铢衣”来比喻水仙那轻薄的六片花瓣。
这件作品完成后,“善于用肢体说话”的舞蹈家杨丽萍的独舞《雀之灵》中的形象立马浮现眼前:低首,收颌,含胸,耸肩,抬肘,垂臂,曲腕,扣指,那一招一势在纯净柔美之中,显得神秘而灵慧。遂将这件水仙作品命之“雀之灵”。

水仙(一箭集)·戏水游香

小龙潜开水晶殿,玉杯凉露承华宴。
明·邹亮·诗·水仙花效李长吉
诗人以其极为独到的丰富想象力,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水仙的花(花箭)与叶的形态生长特征。那翠绿色的叶片(花箭)如小青蛇,无声无息地从洁如水晶宫般的白色鳞茎球中探出;那绽放的小花又似玉杯盛着琼浆,款款动人地邀请观者出席丰盛的晚宴。
“蛇”历来有“小龙”之称。一个“潜”字,把水仙叶片(花箭)的生长过程说活了。水晶殿(宫)典出南朝·任昉《述异记》卷上:“阖闾构水晶宫,尤极珍怪,皆出自水府。”在历代诗词中常用水晶宫喻指月宫,也借以比拟晶莹洁白的环境,在这里就专指水仙鳞茎了。“凉露”就是琼浆玉液。凉,古代六饮之一。《周礼·天官·浆人》:“掌共(供)王之六饮:水、浆、醴、凉、医、酏。”郑玄注:“郑司农云:凉,以水和酒也。”露,用花、果、药材等制作的饮料。古人亦称酒为露。
这件作品,用玻璃器皿为花器,意在营造一种透明洁净的氛围,以突出水仙鳞茎的晶莹感,因一叶片生长得酷似一游动的小青蛇,故取名为“戏水游香”。

水仙(一箭集)·泉

所托清泉白石,冷香浸、高洁谁同。
清·徐大镛·满庭芳·水仙
作者在这首咏水仙词的开篇,就以“搓玉成肌,镂冰作骨”的花姑仙子和“凌波微步”的洛水女神的形象来寓喻水仙,并认为水仙的洁净纯洁缘由其立足容身于清泉白石之中,那沁人心脾的清香,婀娜优雅的姿态,孤傲高洁的气质,谁能与之比肩呢?
冷香,一般指带着清香的花。王建《野菊》:“晚艳出荒篱,冷香著秋水。”高洁,为高尚纯洁之意。《三国志·吴志·贺邵传》:“贺邵厉志高洁,机理清要。”词人在观赏水仙之时,是否从中参悟出什么?在过片“仙风雅操”、“清净色空”的词句里,或许能看出作者有向往着远离尘嚣的隐士生活的意向。
这件作品命之为“泉”,多少受到法国新古典主义大师安格尔于1856年创作的一幅油画杰作──《泉》的影响。画中,一位托着水瓶的少女伫立在山崖泉水边,清清的泉水从瓶里流出,既寓意少女的纯洁轻灵又使画面保持着和谐流畅的韵律。那匀称的身材,细腻的肌肤,端庄的容貌,超然的表情,使整个画面显得圣洁而典雅,把观者带进了一个无邪净化的精神世界。
当然,顶尖级大师的画作是无与匹敌的。但这件水仙之泉也试想营造一种澄澈、洁净、冷香、流畅的意境。

6

水仙(一箭集)·清香

清香自信高群品,故与江梅相并时。
宋·姜特立·诗·水仙花
作者在这首绝句的首联中(详见《水仙(一箭集)·夏塘》),着重以水仙之外形如实描绘,而在尾联里则意在以水仙之内质而精心刻画。这两句诗的“诗眼”全在“自信”二字。百卉中或许只有水仙敢于与梅花比肩了,其自信心全仗着“一清二香”,这也是其它花草难以匹敌的。
诗人在对水仙的高洁品质大加赞许之时,是否也暗喻自个儿的人品呢?这或多或少应该有这种成份在里面。先哲说:“诗言志”。诗人在水仙的身上找到了可以寄托自己精神情感的平台,通过咏水仙以物明志、借景抒怀。
这件作品的名称直接从诗句中得来,选一绘有梅花图案的紫砂小件为花器,意在“扣诗”。在观赏之时,竟感觉这件水仙的造型与今年之生肖相仿,是为趣事。


水仙(一箭集)·飘然风度

冰姿不许铅华污,淡凝妆,风度飘然。
元·沈禧·风入松·水仙
古时文人的想象力就是丰富,作者在端详着眼前这位婀娜多姿的水仙之时,却又生出了对那位多情汉水神女的忆念。同生于水中而莹润冰清,同不施脂粉而天生丽质,同风度翩翩而高洁雅致,这“三同”,不由得使词人对水仙端庄秀美而不妖冶、风度飘逸绝无媚态之质大加赞美。或许这也正是作者的人生追求。
铅华,典出曹植《洛神赋》:“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之语。唐·李善注:“铅华,粉也。”也就是古代女子搽脸的粉。“不施铅华”常用以形容女子美若天仙,根本就不需要靠化妆来掩饰什么瑕疵。凝妆,指得是盛妆。但一个“淡”字,则把这个妆的色彩定了格,是不搽粉的,也正是这淡抹之色更显出水仙姿韵飘逸。
这件作品的名称,直接从“风度飘然”的句子得来。冰雪色的鳞茎花瓣,略弧形的直立叶片,特别是那红色彩的瓷质器皿,竟让我联想起一位古代美女——有“落雁”之姿的王昭君。

水仙(一箭集)·一枝独秀

一枝轻举,便亭亭烟表。
清·李傅元·洞仙歌·水仙
这是否是一粒独头的只有一箭花的小鳞茎花球呢?我们不得而知。或许是这一枝花的独特之处,吸引了作者的眼球,使作者“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词人用寥寥几字便把水仙描绘成一位貎美色佳且体态轻盈的仙子,由碧波之中飘然而上,表现出一种超凡脱俗、兀傲尘世、卓尔不群的高贵气质。
水仙出自淤泥,生于清水,有着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性格;水仙临冬而发,历寒吐芳,更有着梅花“众芳摇落独暄妍”的品德。水仙这种不与群芳争艳,“独先天下而春”的表象,实为其秉性使然。这亭亭玉立的仙子到了文人墨客的眼里,不仅是容媚姿美,更有着一种超脱于世俗之外的神韵,便把其作为一种精神的载体,情感的寄托。
一枝独秀,表示为特别突出,超群出众。这件作品以传统的“一枝独秀”的雕刻方法,雕刻鳞茎、叶片和花梗,以独花的插花方式置于一深色紫砂器皿内,表现出一种“表独立兮山石上”(《楚辞·九歌·山鬼》)之感。

水仙(一箭集)·沐

借水开花自一奇,水沉为骨玉为肌。
宋·黄庭坚·诗·刘邦直送早梅水仙花
水中花卉,自古以来即以其雅洁的姿质备受雅士们的称赏。黄庭坚这首水仙诗,开篇就从实描绘了水仙有着与众不同的独特生长习性——“借水开花”。借一洼清波,一勺碧水,便能开花放蕊,吐艳传芳,确为花中奇迹,令人赞叹。一个“自”字,则更显其无所多求、清香自在的气质。次句香骨玉肌之比则更是别出心裁,名贵高雅的沉香,晶莹剔透的碧玉,那外表的风度,那内在的气质,一个具有实感而又栩栩如生的仙子形象,端得跃出诗行。
这件一箭水仙雕刻作品就是拟黄庭坚这句诗意而创作的。花球养护保持着柔润如玉的质感,注意控制根须的生长方向,使其顺一侧向伸展如佳人洗发,给人一种美女沐浴之感。选用一色泽古朴(褐色基调)的紫砂叶形花器盛之,仿佛身置旷野,忽见一仙子在山泉中沐浴,那令人眩目的羊脂玉质,与山野形成强烈的色彩反差,令人回味。

水仙(一箭集)·流觞图

翠带讵容萦俗客,金杯只合劝诗家。
宋·徐似道·诗·水仙花
诗人在这首咏水仙花绝句的尾联,用浓墨重彩渲染了这花儿的精神。在诗人的眼中,水仙应是“无尘”的,她那翠带一般的叶子,绝不能容纳为俗事所缠绕的人;然对知音之人,水仙又是“有韵”的,那好似金质酒杯一般的花心,天生就是用来劝诗家畅饮美酒的。对“俗客”的冷若冰霜,对“诗家”的似水柔情,非常生动形象地刻画出水仙孤傲倔强,绝不媚俗的高贵气质。
世间认为,诗人的情感是最为丰富的,这往往与酒有着极大的关系。“斗酒吟诗”就是古时文人墨客组织的一种文化沙龙。每逢三月上旬巳日,众人常聚会在环曲的流水池旁,在上游处放置酒杯任其顺水流送,这酒杯停在谁的跟前,谁就取饮赋诗。东晋时期,书圣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记载了“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的即时场景,那盼顾生姿的俊秀结体,风度翩翩的潇洒行气,一笔一划无不散发出一种神游物外、迷蒙空灵的韵味。同时,也为人们展现了一幅生动的“曲水流觞图”。
这件作品就是从这一趣事得到启发创作而成的。觞,也称羽觞,是一种带翼的盛酒器,据说是古人为了便于在水上飘流而特制的。作品中的花器就是羽觞的一种,是在浙江绍兴兰亭工艺品店里买的。作品以横卧式将根茎“藏”在花器中,一短叶斜直向前,一长叶略向后仰,产生了一种朝左行觞的动感视觉效果。

水仙(一箭集)·空谷佳人

可但凌波学仙子,绝怜空谷有佳人。
宋·张孝祥·诗·以水仙花供都运判院
诗人不仅以出水洛神之比来赞誉水仙的体态和姿色,意在这美丽绝伦的水仙更像那品格高尚的空谷佳人。凌波仙子,典出曹植《洛神赋》:“体迅飞凫,飘忽若神,凌波微步,罗袜生尘”。这是历代文人们常用以形容水仙花的典故。按说这位出水洛神的体态和姿色已够美的了,但作者却更以空谷佳人相比,以为水仙岂止是学那凌波微步的仙子,简直就是令人崇仰的空谷佳人了。
空谷佳人,或许是杜甫《佳人》:“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诗句的直接拷贝。然,空谷佳人实为人们对那“孤芳挺立,骨秀神清,气韵远出”,生于幽谷之中的中国兰的美誉。孔子《家语》:“芝兰生于深谷,不以无人不芳”。以此作喻,表明水仙不仅姿容娴美、幽香清远,且气质端庄、高雅脱俗,更品格孤傲、不惧严寒,从而流露出诗人对这种品格的赞赏和向往之意。
这一作品的名称,直接从张孝祥“绝怜空谷有佳人”的诗句中得来。选一瘦长形小球,用常法刻削鳞茎,削去叶片1/3左右,花梗以回眸式雕刻,选一口略小且深的紫砂小件为花器,花球沿一侧半置于花器内,让出一定的花器口空间,利用物体色彩反差,以产生“空洞”的视觉效果,小件上那只俯视的小猴,更有如临山谷之感,高放的花、曼卷的叶,一佳人尤如于“空谷”之中飘然而上,令人怎不绝怜?

水仙(一箭集)·工夫茶

应好友之请,原本想作为《水仙·一箭集》的收山之作《工夫茶》只好提前上架了,以满足其欲睹“千军万马”之愿。这是我的小册子中唯一写了赏析而未配古诗词的作品,算作“引”吧。其他作品的描述都是上传前花了点工夫写的,略显仓促些。
这件水仙雕刻组合作品,缘于每天品工夫茶时产生的灵感,并于2005年春创作而成。在一件直径不足40cm的红木博古架上错落填放了6件微型(一球一箭)水仙雕刻作品,以常用的工夫茶茶器:盖杯、茶海、饮杯、闻香杯、小茶碗、茶托为花器,点缀一黄泥紫砂精制小壶,整件作品不论是组合观赏,或是单一把玩都可圈点。
工夫茶是盛行于我国闽南、潮汕一带的饮茶习俗,其以茶器众多、程序繁多、讲究颇多而有别于其它饮茶方式。因冲泡一次工夫茶颇费“工夫”,故而称之为“工夫茶”。作为中国茶文化的代表,工夫茶的冲泡品饮方式,重在“品”字,它把茶的物质功能和精神效应发挥到了极致,做“工夫”的过程,既是一种享受生活情趣的过程,又是一种欣赏品茗艺术、感悟闲情逸致的过程,更是一种陶冶高雅情操的过程。
在工夫茶习俗中,“少小而精巧”是其主要特色之一,这也正合我的微型(一球一箭)水仙雕刻作品的创作思想。“少少许胜多多许”(石涛语),“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刘禹锡·陋室铭),仅想通过《工夫茶》这一作品来进一步诠释一箭水仙雕刻作品的精髓。

水仙(一箭集)·四喜花篮

凌波仙子生尘袜,水上轻盈步微月。
宋·黄庭坚·诗·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枝,欣然会心,为之作咏
这是一首堪称经典的描写水仙的诗。窈窕的新月,朦胧的寒水,一位婷婷婀娜的少女在水上盈盈踯躅,这是一种多么绝美的意境!诗人以其新奇的想象,绝妙的词章,生动的喻意,传神的刻画,用拟人化的手法在人们面前塑造了一位体态飘逸,罗袜生尘,孑然茕独,超凡脱俗,神情悠然,轻盈步月的栩栩如生的神女形象。使得人们不必亲睐水仙那娇矜淡雅的柔姿,也不必赏评她那庄凝不溢的清馨,只要从“凌波仙子”的芳名联想,对水仙的倾爱之情,便油然而生。
“云想衣裳花想容”、“人面桃花相映红”,以花喻人,是先人们对貌美佳人的赞誉。而以人(美女)甚至神(天仙)来喻花,赋予水仙花以“凌波仙子”的佳号,并为后人所推崇,则当属宋代江西诗派的领军人物,与豪放派的代表者苏轼并称“苏黄”的,堪称水仙知音的黄庭坚为“开河”之人。诗人透过表象,观察入微,想象新奇,挖掘出一介芳草深邃的内在美感,抒发了独特的感受,堪为传神奇句。
这一作品虽属传统的造型方式,但就其微型而言,应是名符其实的:三粒(连体)小球,一箭四花。依余寡见,还没看到比之更“袖珍”的“花篮”了。作品巧妙地利用两粒小鳞茎球作篮筐,两枝小叶芽作篮提,篮里盛着4枚鲜花,名之四喜。
四喜,典出曹植《谢入觐表》:“臣得出幽屏之城,获觐百官之美,此一喜也。背茅茨之陋,登阊阖之闼,此二喜也。必以有靦之容,见穆穆之颜,此三喜也。将以梼杌之质,禀受崇圣之训,此四喜也。”又出《容斋四笔·四喜》的诗句:“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挂名时。”然现时人们常说的四喜,虽版本众多,一般来说为“福、禄、寿、禧”这一人生的最高境遇的“人生四喜”。

水仙(一箭集)·情缘

玉盘金盏,谁谓花神情有限?
宋·韦骧·减字木兰花·水仙花
单瓣水仙的花儿由6片白色花瓣环绕着金黄色的杯状副冠组成,人称“玉盘金盏”。这花儿在那些文人墨客的眼里,被赋予了“人的形,人的情,人的神”(好友语)。词中,作者不仅描写了水仙性格坚强,寒冬不惧,耐得住寂寞的品质,同时又感慨她不类群芳所特具的丰富情感。隆冬时节,百花凋零,惟独水仙,娇艳无限,情意无限,那朵朵玉盘金盏般的小花,不正是盛满了万般柔情而含香吐放,此情此景,人见孰能不思不爱呢?
这件作品由一圆型独头小球雕刻而成。主叶片削去一半,使之向心卷曲,留一小叶芽,任其自由生长直出似剑。圆的花球,圆的花形,圆的花器,五朵绽开的花形如圆月,洁白的圆形鳞茎似望月初升,故取“一见钟情”和“花好月圆”之词意,命之——情缘。
今年,中国的元宵节与西方的情人节接踵而至。当人们被那些五花八门的商家“情人节”广告引导争相购买玫瑰、巧克力等礼物之时,可曾想到,元宵节与情人节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呢?
元宵节是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因为这是新年第一个月圆夜,所以也叫元夕、元夜、上元节。自古以来,我国各地在元宵夜有观灯的习俗,故又称灯节。元宵节期间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好时机,因为这一天父母是允许未出嫁的女孩上街观灯的,所以元宵节就成了中国的“情人节”。“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这一宋代大文豪欧阳修描写元宵夜情侣们相会的词句,就是一个最好的诠释。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水仙被视为“超凡脱俗、高尚纯洁、朴实无华”的象征,赋予“吉祥如意、兴旺发达、美满幸福”的寓意;人们还冠以其“雅客”之名,与兰、菊、菖蒲并称“花草四雅”,甚至将水仙花看作是仙人美女的化身、纯洁爱情的代表,谓之“俪兰”,与兰蕙合为伉俪,用于新婚祝福。

水仙(一箭集)·冰壶

玉壶寒露映真色,雾阁云窗立半身。
宋·张孝祥·诗·以水仙花供都运判院
这大概是一首最早点到岁末供水仙习俗的诗。那看似一笔轻描养在玉壶里的水仙,竟让人联想到唐代“七绝圣手”王昌龄那首《芙蓉楼送辛渐》中“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的脍炙人口的诗句。玉壶,据说典出南朝宋·鲍照《代白头吟》“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的句子,其意为以玉壶盛冰比喻人的清白与高洁。“雾阁云窗”应该是照应供水仙的地方——都运判院。
诗人没有正面描写水仙的丰姿绝韵,而是以玉壶的莹润,寒露的净洁,楼阁的玲珑,云雾的轻袅,来映衬水仙清秀脱俗的美妙姿容,进而赞誉这婷婷玉立的水中仙子,不独姿色绰约出群,就其品格而言也是冰清玉洁的了。特别是那“雾”、“云”二字,人为地把水仙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如坠虚无缥缈之间,似觉若有若无之感,若现朦胧隐约之美,自然不是人间一般凡花可比。
这件作品选用一连体小鳞茎球雕刻而成。有花箭的大球用“回眸”法雕刻花梗,另一小球则用穿刺手法控制叶芽生长。作品造型如“葫芦”,质感柔润如玉,半身置于一龙泉窑器中,用“一片冰心在玉壶”的诗意,名之。
冰壶,就是盛冰的玉壶。唐·姚崇《冰壶诫序》:“冰壶者,清洁之至也。君子对之,示不忘乎清也。……故内怀冰清,外涵玉韵,此君子冰壶之德也。”今日乃挚友生日,特献之。人生难得一知己。也祝愿各位影友在新摄影网站里乃至在人生的旅途中寻觅到知音。

水仙(一箭集)·茗香

玉盘承露金杯劝,几度和香咽。
元·邵亨贞·虞美人·水仙
水仙的花(单瓣),为六枚白色的花披拱围着一圈金黄色的副冠组成,素有“玉盘金盏”之称。“玉盘承露金杯劝”,朦胧之中,只见一位楚楚动人的仙子手托玉盘金杯,盛着美酒款款走来,这花儿在词人的眼里仿佛仙活了。句中暗扣“汉武帝造金茎玉盘,接云表之露以求长生”和“金屈卮敬酒”的两个典故,并以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水仙高贵的金玉之貌,纯洁的冰雪之肤,殷勤的可人之态。
“几度和香咽”,作者为何对水仙如此钟情呢?词的起首“几年不见凌波步,只道乘风去”一句,道出了词人已有多年未看到水仙了,这就象意中之人几觅未果,心中谁知有几多惆怅,又无处叙说。现偶在山一隅见之,便被其轻盈飘逸的风姿所惊叹。“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正是这样难于言表的欣喜之情,遂使词人写下了这首清新优美、含意深长的词作。个中暗示了作者对高尚纯洁的精神世界的追求。
茗香为一组合作品,选用的是两粒小花球。以常法雕刻鳞茎,叶片大部削成卷曲形,根据造型需要留一二枝小叶芽,一花梗雕成“卷曲”式,一花梗雕成“回眸”式。两件作品分别以盛行于闽南潮汕一带的工夫茶的茶器——紫砂饮茶杯和闻香杯为花器,并以一两件庄红木几架将其组合连为一体。

水仙(一箭集)·春色满堂

魂是湘云骨是兰,春风冰玉注芳颜。
宋·高观国·浣溪沙·水仙
屈原《九歌·湘夫人》中有“沅有芷兮澧有兰”之句,王逸注:“言沅水之中,有盛茂之芷,澧水之内,有芬芳之兰,异于众草,以兴湘夫人美好,亦异于众人也。”湘水女神是古代神话传说中坚贞纯洁人格的象征,常有澧兰沅芷(香草类植物)与之为伴。
兰花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被抬到了顶尖的位置,美称“花中君子”,是品质高洁的象征。孔子称:“兰当为王者香”。《群芳谱》中说:兰为“天下第一香”。其实兰最为出众的不是它的香气而是气质。屈原当年被罢黜时,人们便佩带兰草以示支持。
作者把水仙摆到与兰花同等的位置上。在词人的眼里,这水仙绝对是湘水女神的嫡传(化身)。同时,又与兰草一样具有高贵的气质。还有她那晶莹如冰玉的青春永驻的姣容,是其它花儿所无法比拟的。
“一盆玉蕊满堂春”,是人们常用以赞誉水仙的。小小的一盆水仙如何能使蓬荜生辉呢?不由得使人想起小时常听的一则智慧故事:主人在决定将祖业传给何人时,出了一道“用一吊钱在一天的时间里,买满一屋子的东西”的题考他的三个儿子,结果老三在天黑时买回一支蜡烛,烛光照亮了整个房间。
这件“春色满堂”虽然球不大、花不多,然用一叶片做了个环形,限制了空间,花在其中不仅满且溢出在外,产生了一种丰满的视觉效果。

水仙(一箭集)·窈窕

镂冰作面,剪雪为衣,溪畔盈盈女。
清·曹贞吉·解语花·咏水仙同家弟作
这位曹大人采用象征性的手法,将水仙比作美妙女子的化身,并着重从色、姿两个方面表现出了水仙外在的纯净洁雅的美貌容颜和优美动人的飘然风度,将一位窈窕淑女的形象引领到观赏者的面前。
这位伫在溪畔的盈盈女是谁呢?作者此时没有正面作答,然从词的字里行间透出了一丝难以解开的情结。《晋白纻舞歌诗》中“人生世间如电过,乐时每少苦日多”的句子,大约能道出这种幽怨原是一种相思之苦。作者为何要作这样的叙述呢,也许意在帮水仙赢得人们的爱怜之心。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窈窕者就是要为好逑者欣赏之,追求之。“女为悦己者容”,花亦如此。面对伫在溪畔且大有“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的热烈奔放而又坚贞不渝的执着情感之女(花),孰不动心、动情。
但愿这件作品会在你的面前树立一位“娴静处如姣花照水,行动时似弱柳拂风”的美妙窈窕女的形象。

水仙(一箭集)·岁朝清供

群花只在轩窗外,那得移来几案间?
清·玄烨·诗·见案头水仙花偶作
“岁朝”是指农历的元旦——春节。“清供”则是“清雅之供品”的简称。在我国南方以及东南亚等国华侨聚居区,人们把水仙视为能辟邪除秽、带来吉祥的奇异神花。每到岁末,许多人家都喜欢供养几盆经过精心雕刻的水仙,作为“岁朝清供”的年花,并笃定时限,让其在除夕之夜或正月初一如期放花,以求“吉祥如意、兴旺发达、美满幸福”。有的还在花茎上绾着红丝线或红纸圈,以示“见红大吉”。
送腊迎春供水仙的习俗大概是有些年头了,你看连九五之尊的清大帝也不例外。作为皇城内的岁朝清供之花,唯水仙让康熙爷如此宠爱,侍候左右,其他的花花草草只配呆在屋外。这几句诗虽说是信口吟来,但君无戏言。此时其它再高贵的花,也只得伫在殿外了。
岁朝清供这件一箭水仙雕刻作品,用一龙形浮雕图案的紫砂器为花器,意在突出在众多的岁朝清供物品中,水仙花是其中的佳品。
不知你是否也动了想莳养一盆有着“吉祥、美好、纯洁、高尚”寓意的水仙花的念头呢?

水仙(一箭集)·年年有余

溅水裙儿香雾皱,唾花衫子碧玉寒。

宋·高观国·浣溪沙·水仙
词作者全方位地从色、味、姿、韵的角度,细致生动地描绘了这一花中仙子。香雾在汉语中有两个注解:一是指香气;一是指雾气。在这两句词里,我个人还是比较倾向于第二个指代。唐杜甫《月夜》诗“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为遥念心爱之人的典故)句中的“香雾”,仇兆鳌有注:“雾本无香,香从鬟中膏沐生耳。”这水溅起的香雾,应是裙儿(花)自身蕴含的气息。
在这首词的最后一句“洞箫声绝却骖鸾”,用的是汉·刘向《列仙传·萧史》中的萧史与弄玉乘鸾升仙的典故。这也暗喻了水仙那沁人心脾的天香,冰肌玉洁的绝色,都因来自天上仙界的缘故。
“年年有余”是我国传统的吉祥用语,表示富足有余。这件作品以一塑有鱼纹图案的紫砂器为花器,并略向前倾,以突出鱼纹图案。6朵花三角形排列,每边数为3,以对应数字吉祥符号“顺”和“生”。

水仙(一箭集)·碧玉簪

仙风道骨今谁有?淡扫蛾眉簪一枝。
宋·黄庭坚·诗·刘邦直送早梅水仙花
“仙风道骨”本是用来形容人的风度神采不同凡俗的,诗人却以抒情之笔赞誉水仙花具有超凡脱俗的高贵品质,在当今尘世谁能与共,谁能比拟?这高格调的评誉,似乎是仅在赞美风姿神采、冰肌玉质的水仙花,但又怎能说不是对那些寒香正直有骨之士的歌赞呢?
“蛾眉”原指蚕蛾之眉弯曲而细长,古人多借以比喻美女的细长之眉毛,亦特指美女。“淡扫蛾眉”句,描写了一位淡妆轻抹簪插水仙梳著入体的美女,那人花相映绝对抢眼的旷世之景,仿佛只有在天上才有幸一见。
诗人在这里以花喻人,以人衬花,塑造了一个形态与情操完美统一的理想形象。情致幽深,蕴含清远,一位素淡雅洁的绝世佳人与冰清玉洁的水仙互为增色,对映成趣,从而给读者营构了一幅令人目眩神迷的图画。既表现了水仙的风姿神韵,又寄托了作者的孤高人格,这花与人已浑然一体。
水仙向来就有天仙醉倒、跌断玉簪幻化而成一说。这一作品以常法雕刻鳞茎,主叶片削去1/2,以形成“卷曲”状,留一片叶芽自然生长,花梗则用“回眸式”雕法。那未经雕刻的一片叶芽直立向上,不正像一枚碧玉簪吗?

水仙(一箭集)·曼舞

青帨纷委地,独立东风时。
宋·陈与义·诗·咏水仙花五韵
陈与义是宋朝江西诗派后期的重要诗人,诗风多畅朗。这是一首吟咏野生水仙的诗,故与盆栽水仙相比又别是一番风味。
素雅高洁的花,青翠碧绿的叶,又以“水中之仙”为名,在徜徉之中,这位诗人依稀梦见了天上的美貌仙子。那清雅淡黄的花心,恰似仙子贴身所穿的内袄;那晶莹洁白的花瓣,好似仙子身上所罩的外衣;那翠色下垂的叶片,又如仙子身上的佩巾悠然飘落;那优雅婀娜的身影,又像仙子在轻盈起舞,连清晨的阳光也仿佛为之陶醉、痴迷、停滞。诗人以白描的手法,直叙一位绝世天仙的形象。
据史料记载,当时诗人正值避居岳阳,偶在住所边发现了这株水仙,孤寂者遇见清高者,算是找到一知己,这种一丝慰藉,使作者对水仙的赞美之词描写得极为真挚而自然。
曼舞这件作品在雕刻叶片时,仅削去叶片的1/5左右,基部稍多削并刻到位,以形成“曼舞”状;花梗用斜倚式雕法,用小角度延花梗上部一侧轻刮至花梗下部另一侧,使花紧倚鳞茎球上部绽放。作品小巧轻盈,刚柔相济,姿态优雅,造型别致,恰如仙子曼舞。

水仙(一箭集)·冰雪精神

冰霜如许自精神,知是仙姿不污世间尘。
元·邵亨贞·虞美人·水仙
词作者认为,水仙花在冰侵霜催的严寒季节里,能表现出如此旺盛的生命力,应是她没有沾染尘世污秽的结果。其实,这是词人以花喻志,表达了一种孤傲清高者高蹈避世、欲摆脱尘世间烦恼的愿望,以及对高洁人生的理想追求。
冰雪斗士通常是用来赞美梅花的,然水仙也有着与梅花一样的品格。同时,水仙更具有冰雪的本质:洁白无暇,清净不尘,表里如一,透明如镜。在百卉中,花瓣白、鳞茎白、根须白,同具“三白”者,唯有水仙。也只有天上仙子、水中女神、青春少女可与之媲美。
这件作品用的是水仙中重瓣品种,俗称“玉玲珑”,其模样也恰似梅花,再配一老梅桩形紫砂器,引出更多联想。团花在前绽放如盾,一丛小叶在后直立,柔弱中透出刚强,妩媚里蕴藏豪气,一个敢于挑战大自然恶劣环境的斗士形象,跃然眼前。

水仙(一箭集)·仙姿绰约

绰约仙姿,仿佛江皋解珮时。
宋·韦骧·减字木兰花·水仙花
水仙在文人的眼里不仅有不畏惧寒冬、耐得住寂寞的坚强性格,同时又具有群芳所缺少的丰富的情感。眼前那婀娜多姿的水仙,不由地引起了作者对传说中多情的汉水神女的联想和忆念。这位前辈在词里用汉水神女解珮赠郑交甫的神奇动人历史传说,实笔摹描了水仙之多情。
在词人看来,水仙那娇柔貌美的体态,恰似在江汉之滨解珮赠珮的汉水神女。这虚虚实实的笔触,给观(读)者留下了极大的想象空间,产生了文书不尽的艺术效果。或许其中还含有作者自身对完美人格的向往与追求。
这件作品用“悬垂”雕刻法,将花梗雕刻成“倒挂金钟”式,直接引用文中词句命名。细品这一作品,你是否能从中看到神女解珮的形象呢?

水仙(一箭集)·独沐春风

隆冬凋百卉,江梅厉孤芳。
宋·朱熹·诗·赋水仙花
这两句是诗的首联。赋水仙花,起笔不急于描写水仙莹韵的清幽,飘逸的风姿,而是运用比兴手法,赞美操守自励、孤芳自赏的江梅来。这正是诗人的高明之处。意在由江梅引出水仙,进而烘托水仙“清香自信高群品”,具有梅花一样的傲霜斗雪的坚韧品格。
这位与孔子齐名的理学集大成者,在为花儿题诗时也不忘教育家的身份,拟通过赞美水仙花外表的丰姿皎容之美和内在品质的刚贞纯洁之美,来劝诫人们应重视人的内在情操的把持。时过境迁,朱熹在诗中宣扬的那种烈女贞妇的美德,已不足为今人所取了。然这种寓劝诫于诗句之中,又毫无生硬说教之痕迹的手法,堪称大家之作。
这件作品以“回眸”雕刻法将花儿转向到雕刻鳞茎的背面绽放,并在一花独放时将其定格,突出“独”字。用一老梅桩形紫砂器为花器,紧扣借用诗句,寓意水仙先百卉而迎春。

水仙(一箭集)·岁寒之友

最是雪残春欲去,潇庭明月自吹香。
明·文彭·诗·题水仙
文彭是明正德年间“吴中四才子”文徵明的大公子,善书画,精篆刻。这句题水仙的诗,赞美起水仙来,颇有岁寒之友之味。
人们通常将松竹梅并称“岁寒之友”,这是因松--经冬不凋、竹--清高挺拔、梅--傲雪吐芳,均具有一种傲骨绝尘的君子之道,这些优秀的品格正是人们所敬重、所景仰的,常用以比喻文人雅士的清高节气。水仙花不与群芳争艳、不畏冰雪风寒,冰肌玉骨,淡雅清幽,同具松竹梅的秉性,这“三友”又多一友了。
岁寒之友这件一箭水仙雕刻作品,就是仿文彭这句题水仙的诗句创作而成。花器选用一松竹装饰的黄泥紫砂杯,暗喻花与装饰物间的同属关系。一枝未经雕刻的小叶芽直立向上,道出了“四友”共同的坚忍刚直的性格。

水仙(一箭集)·冬趣

得水能仙天与奇,寒香寂寞动冰肌。
宋·黄庭坚·诗·刘邦直送早梅水仙花
“得水能仙”,既道出了大自然赐予水仙的生态特征,又使人联想到水的清澈、晶莹、纯净,暗示了水仙高洁的品质。“天与奇”,则直叙水仙超凡脱俗的气质为得天所赐。这字里行间虽未正面写水仙,但水仙端庄秀美的风度,婀娜飘逸的神态已跃然纸上。
作为人间仙子的水仙,不染身百花争艳的闹春,而独放于众芳消歇的严冬,楚楚可人,意态超然,孤标绝俗,自我欣赏,呈现出一种卓尔不群的傲气,谁能若比?“冰肌”,原是形容佳人的肌肤莹润如冰玉。诗人直喻水仙并以一“动”而传神。那洁白冰雪肌体的动态,那幽香沁入肺腑的流韵,处处显现出水仙的勃勃生机。
这件作品制作初期,花枝的左侧有一枝直立叶芽,为营造出一种“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冬季雪景效果,舍去了。偏重心的构图,虽失平稳,却添活泼。再以白色瓷盘作花器,一白裹百色。呈现在观者面前的是一个一花兀傲,万籁沉寂,晶莹有趣的冰雪世界。

水仙(一箭集)·秋韵

晓烟横薄袂,秋濑韵明珰。
元·钱选·诗·水仙花图
钱选有说是宋、有说是元,他究竟是哪个朝代的,且放在一边。这两句诗是诗人题写水仙花图的颔联。
诗人以屈原《楚辞·九歌·湘夫人》“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澧浦”之湘水女神把自己的“薄袂”(贴身内衣)给爱人的“湘君遗褋”和古代小说《神仙传》汉水女神以自己佩带的“明珰”(用珠玉串成的耳饰)赠人的“神女赠佩”的两个典故,动态地描绘了水仙花儿的风姿神韵。
晨雾里宽薄衣,秋水边解佩玉。于朦胧浪漫之中将一位丰韵绰约、神形飘逸的美人姿态呈现在观者面前。这也许是诗人想让赏画品诗者产生这种感觉。诗人做到了。
这件“玉玲珑”一箭水仙雕刻作品,仅是借用诗句中的“秋韵”二字命名罢了。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丰、满、堆、聚等都是应时的吉祥用语,重瓣水仙恰能产生这种韵味。用一紫红色气泡玻璃器皿作花器,意欲增些暖色——秋天的色调。

水仙(一箭集)·夏塘

六出玉盘金屈卮,青瑶丛里出花枝。
宋·姜特立·诗·水仙花
六出,典自汉·韩婴《韩诗外传》:“凡草木花多五出,雪花独六出。”故前人称六角形状为六出,后世常以“六出”作为雪的别称。大自然就是那么的奇妙,在寒冬季节的花卉中,惟独水仙花儿的花瓣(单瓣型)与雪花同为六出。金屈卮,是古代一种名贵的酒器,用它来敬酒,以示尊重。唐诗中就有“劝君金屈卮,满酌不须辞”的经典诗句。青瑶,则是指乌青色的美玉。
诗人看来,这水仙花儿简直就是金镂玉雕的。那如六角白玉盘的花被托着名贵酒器似的金黄色盏状副冠(俗称“金盏银台”),在如同翠玉般的绿叶丛中绽放。一个“出”字,更道出了水仙花儿的优雅丰姿。
炎炎夏日,喜欢“拈花惹草”的好“摄”之徒,荷塘应是首选。这件作品选一藕形连体小球,造型时注意把藕形鳞茎球未雕刻的一面,与花和根调整在同一个观赏面上,弄点联想,以扣“夏塘”。

水仙(一箭集)·春野

轻罗叠雪,小盏排金,又一番春色。
清·志润·瑶华·水仙
罗,是指一种轻软而精美的丝织品,它的经纬组织显现着成排的空眼纹。轻罗就是指极轻薄的衣裳了,词中是用来比喻花瓣的。词人以雪的白与洁、金的黄与珍,形象地描绘和赞美了水仙花儿淡雅芳颜,绰约风姿。这花儿本是冬季花卉,词人却从她那顽强坚韧的生命力里,感悟到了春的气息。
有人将红楼梦中的女子与百花一一对应,这水仙配给了贾家四小姐惜春。我则以为还是对应“才自精明志自高”的探春更恰当些。春尚未到来,谈何惜呢?或许是叹生命如白驹过隙,应珍惜。
这件作品选一呈“V”形连体小球,以“回眸”手法使花儿反向绽放,花、球、根“三白”融为一体,真正显现“轻罗叠雪”。选用杉树瘤盘为花器,凭添些许山野气息。几片嫩绿的未经雕琢的叶子似春雨后的小草舒展身躯,一番春色景象;几朵小花从雪中伸出头来探索着,似乎要说“严冬到了,春还远吗”。水仙,春的使者。

水仙(一箭集)·风韵绝俗

天仙不行地,且借水为名。
宋·杨万里·诗·水仙花
在道教中,神仙划为天神、地祗、人鬼和仙真几类,这居住在天上的谓之天仙。诗人认为水仙花不沾凡界泥土,只须托根于水中,离尘脱俗,风韵高雅,极具天仙的气质。又因仅靠一碗清水生活,居于水中,一尘不染,借水而得名,称之为“水仙”。
这位杨先生不愧为宋代“中兴四大诗人”之一。他抓住水仙的“仙”字巧作文章,区区十字,把个水仙捧上了天。可谓构思奇特,寓意深长。
用风韵绝俗来命名这件作品,仅是想用实物与美言来诠释水仙独具的高雅绝俗的风韵气质。以水淡性,宁静致远,花尚如此,人孰不能?

水仙(一箭集)有凤来仪

玉为丰骨翠为裳,丽质盈盈试淡妆。
明·文彭·诗·题水仙
这两句诗为明代“吴中四才子”文徵明的大公子——文彭题水仙画的首联。诗人从描绘水仙的外貌特征入手,进而赞美水仙的天生丽质,清纯可人。
国人自古以来就对翡翠玉石有着特殊的喜好。“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君子与玉比德焉”。可见古人佩玉并不是简单地用来装饰,仅仅去表现外在的美,而是佩带者(欲达到的)精神世界和自我修养程度的表白。可想而知,这诗人看似轻描淡写的手法,却把水仙抬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后蜀张翊所著《花经》,对数十种中国传统花卉仿古时评定官吏等级的“九品九命”来排列顺序,水仙与兰梅牡丹等同列为“一品九命”。
这件作品因从外形看恰似传说中的凤凰,故以“有凤来仪”命之。用一玛瑙石水洗作花器,更衬托了凤的身份。“箫韶九成,凤皇来仪”(尚书·虞书·益稷)。只要你反复演奏着美妙的音乐,就是灵鸟也会来为之伴舞。那仪表非凡的舞凤,可是上上吉祥之兆。

水仙(一箭集)·清幽
幽花开处月微茫,秋水凝神暗淡妆。
明·梁辰鱼·诗·水仙花
幽花是指生于隐僻之处的花。想来诗人所看到的水仙,大概生长在庭园一隅。这生长在幽隐偏僻处的花,却具有着卓尔不群的气质。虽身处幽处,夜深露浓,月色迷蒙,然隐约花影,轻风吹拂,淡淡幽香,仿佛隔帘观美人,展现出一种朦胧之感,美哉!妙哉!
秋水凝神一句是说水仙的神韵似秋水般凝结。古人常用秋水来形容女子双眸之清亮。诗圣杜老师在《徐卿二子歌》诗中说:“秋水为神玉为骨”,是称赞徐卿大公子风神灵秀。这梁诗人认为水仙虽是冬季之花,却有着秋水般纯洁淡雅的秉性,就从诗圣手中把现成的美言拿来略加变幻,成了赞美水仙的好词佳句。
或许是这件作品所选用的花器的冷色调感官刺激,不知怎的,我一看这件作品就会联想到《红楼梦》中的妙玉。金陵十二钗之一的妙玉:“气质美如兰,才华复比仙”、又“天生成孤癖人皆罕”。虽处青灯古殿,却溢红粉春色。这藏在栊翠庵中的幽花,再深的庭院也锁不住她的美。

水仙(一箭集)·出水芙蓉

拒霜已失芙蓉艳,出水难留菡萏红。
宋·韩维·诗·谢到水仙二本
北宋诗人韩维的这两句诗,专从色彩上对水仙的花色作了一个精彩的推测。诗人认为水仙原本具有荷红莲艳一样的色彩,因经过拒霜、出水的洗礼,脱胎换骨,洗净铅华,才有了现在清丽的皎容。“已失”、“难留”二词,好象水仙处于一种弱者状态,然“拒霜”、“出水”二词却赞美了水仙“出淤泥而不染”,洁身自好,超凡脱俗的个性。
曹植在《洛神赋》中,用“芙蕖出渌波”来形容洛神的光洁动人。南朝宋僧惠休品评颜、谢诗之优劣时,以“芙蓉出水”喻比谢灵运诗风清新鲜丽。后人就常引用“芙蓉出水”来赞美清丽绝伦的美女。
出水芙蓉这件作品,将水仙鳞茎雕刻成荷花状,叶片与花梗则用穿刺手法控制花形,用深色浅盘作花器,反衬出造型水仙的清秀,以韩诗人的这两句诗作比,让观者更好领略作品的气韵。

水仙(一箭集)·玉贝蕴珠

江妃虚却蕊珠宫,银汉仙人谪此中。
宋·杨万里·诗·水仙花
《黄庭内景经》中注曰:“蕊珠,上清境宫阙名也。”这蕊珠宫便是道教传说中,天上上清宫内的蕊珠仙子居住之处。
诗人的想象力非今人能比。杨万里在诗中将这玉洁冰清的水仙花,先说成是神女江妃幻化而成;接着又说这江妃原是天界的蕊珠仙子,或擅离宫阙或因罪被谪,来到现在的两湖地区。诗人认为,水仙清秀俊逸,冰肌玉肤,高雅超俗,绝非凡间之物,肯定来自天外。
这来自天外的必是宝贝。玉贝蕴珠这件一箭水仙雕刻作品,就是从珍珠的生长过程——蚌生珠联想创作的。用一海蚌壳作花器,用“回眸”雕刻法和“背光”莳养技术,突出了球茎未雕刻一面的完整性,呈现出一种球状物的视觉效果,让人产生遐想。
水仙(一箭集)·天女散花
早于桃李晚于梅,冰雪肌肤姑射来。
宋·刘攽·诗·水仙花
这首虽为咏水仙的诗,通篇未及水仙一字。诗人构思奇特,化实为虚,以象征表述,以借喻修饰,巧妙地表达出水仙花的高雅神态和摇曳风姿。
起句看似平淡无奇地道出水仙开花的时节,然而实为诗人对水仙花的赞赏。它既描写了水仙敢凌霜傲雪的斗士精神,又蕴含了水仙先百卉而发的孤傲秉性。意在言外,未细推敲,难品其妙。次句诗人就直接以仙界的女神来赞誉水仙花。“姑射”是庄子作品中的神山,据说姑射山中的仙女,神态绰约飘逸,肌肤晶莹似雪,凡间只有水仙与之貔美。文学中多是以花喻人,这里却是以仙喻花,难怪水仙叫“水仙”。
这是件悬垂式水仙花雕刻作品,人们一般以倒挂金钟类命之。而用高脚玻璃器皿作花器的一箭悬垂式作品,所产生出的一种轻盈飘逸的视觉效果,全无倒挂倒扣之感,那具有“3S”线条魅力的美,多象一位圣洁的天女,带着吉祥美好的祝福,来到大千世界,把缤纷的花雨洒向人间。那神态就是梅大师见了也会惊叹。

水仙(一箭集)·清嘉风味

薤叶葱根两不差,重蕤风味独清嘉。
宋·杨万里·诗·千叶水仙花
从宋至今,在众多的水仙花诗词中,点名褒奖重瓣水仙的极少有,杨万里的这首诗便是精典之作。
中国水仙花主要有两个品种:一是单瓣的,俗称“金盏银台”;一是重瓣的,俗称“玉玲珑”。这位杨大人对这“玉玲珑”是推崇备至,认为世人把水仙花统称为“金盏银台”是不合适的,那么俗气的名称只能称呼单瓣水仙花,而重瓣的应冠之——千叶水仙花。他在这首诗的序文中说:“千叶者乃真水仙”。
诗文说,从外形(未开花时)看,两种水仙的叶片、根须是一个模样的。但花开后,重瓣水仙的“卷皱”、“密蹙”就表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风味,那“重蕤”的气质是单瓣水仙花所不具备的。诗人的惊奇和赞叹,化为“玉玲珑”独享“清嘉”二字。

水仙(一箭集)·清辉弄影
盆盎波深,照影亭亭,罗袜不教尘污。
清·张友书·疏影·咏水仙
这是清时的一位女词人描写闺房中盆栽水仙的句子。其在赞美水仙坚贞纯洁的品质的同时,也是在以水仙自喻并暗示自身的遭遇。辞情宛转哀苦,凄楚动人,极具艺术感染力。
看到作品名称、引用句、词牌名中的三个“影”字,不由使人想起北宋的著名词人张先,因他的词作品中有“云破月来花弄影”、“娇柔懒起,帘压卷花影”、“柳径无人,堕风絮无影”的好句子,人称“张三影”。我看三影中以“云破月来花弄影”为最佳。其实花本不弄影,都是“月亮惹得祸”。也因此这件作品的名称就叫做“清辉弄影”。
明末文人吴从先在其小品格言集《小窗自纪》中说:“花看水影,竹看月影,美人看帘影。”这件作品用一深色浅盆作花器,也是想造就些水中影。如果少了影子,那不是减了些许趣味吗?

水仙(一箭集)·醉美人

瑶池来宴老仙家,醉倒风流萼绿华。
宋·来氏·诗·水仙花
来氏的生卒年月与生平事迹现已无从考证,史料上只记载是宋豫章(今江西南昌)人,从史书上的称呼来看,应该是位女士。女名人从古至今能名垂青史、流芳百世的屈指可数,宋元明清写过水仙花诗词的女诗人,可考的也许一二而已,存世的作品则如凤毛。
这首诗是否为第一首女诗人咏水仙花的作品,也许有待验证。但把水仙花的由来说成为天仙的发髻饰物——金顶玉簮幻化而成,更大胆地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完整地描述了美貌仙女萼绿华瑶池赴宴、盛景畅饮、贪杯醉倒、玉簮坠地、折断幻化的全过程,应该是第一人了。或许,这正是女诗人生活中的一个真实场景。
醉美人这件一箭水仙雕刻作品,选用的是一连体小花球,大球偏上斜倚横卧,略增头重脚轻之感,微显强直的叶片似已失灵便的肢体,活脱一个酒醉之人,再现了仙子醉酒倒地的瞬间。美人就是醉了也是美的,醉美人——最美人。

水仙(一箭集)·舞鹤

偶趁月明波上戏,一身冰雪舞东风。
宋·杨万里·诗·水仙花
杨万里的诗风清新活泼,自然洒脱。这首咏水仙花的诗,诗人把水仙说成是一位天界的仙女因爱慕人间的美景,私下凡间并在月光的映照下,踏波起舞。那冰雪般的肌肤在溅起的水雾和如银的月色衬托下,舞姿是那么的优雅。诗人给我们造了这么一个和谐宁静的世界,好一个人类的伊甸园。
然而,上述这些都是诗人那丰富的想象罢了。自然界中常在冰雪里起舞的优秀舞蹈者,惟有美丽、高贵的(丹顶)鹤。这件一箭水仙雕刻作品,那高昂的头、伸展的翅、弹跳的脚,多象一只“舞动的鹤”。诗人的这两句诗,好象就是为这只舞鹤量身定做的。

水仙(一箭集)·小憩

洛浦凌波,汉皋捐佩,想象冰肌映玉颜。
清·查慎行·沁园春·虎丘买水仙戏填一闋
清时,也许水仙的雕刻艺术尚在初级阶段,这位查大人所见的水仙花应该是未经雕琢的。这首沁园春词对水仙鳞茎和叶片的描写过于随意,难怪自说戏填。但这位大人对水仙花儿却情有独钟,前人对水仙花的赞美词句直接引用词中。上面借用词的头两句,就点击了曹植笔下的洛水女神“凌波微步”和刘向《列仙传》中江妃神女“汉水捐佩”的两个典故。这两位仙子都是传说中的绝代佳人。这世上除了曹植与郑交甫不知在何种场景中与之有过面交外,其他人等同查大人一样只有通过观赏水仙花来想象仙子那冰肌玉颜的姣容了。从另一角度来看,这水仙花也确实动人。
小憩这件一箭水仙雕刻作品,用一只天鹅形白瓷小件作花器,仿佛一只天鹅正在花草丛中暂作休息,观者是大气也不敢出的。她在想什么呢?也许醒后她将振翅直上九天。你跟着她或许有幸能一睹想象中仙子的芳容。

水仙(一箭集)·脉脉含情

玉立小娉婷,默默含情素
明·吴承恩·卜算子·题水仙
明代著作大家吴承恩,是个撰写神魔精怪的高手,其在《西游记》中笔下形象个个性格硬朗、棱角分明。然描绘水仙花儿,却多情妩媚起来。
脉脉含情这件一箭水仙雕刻作品,正是借用吴大师的卜算子题水仙词意创作而成。那亭亭玉立的一枝高层花向反方向微侧,恰似一妙龄佳人低眉脉脉,欲语含羞,斜眄传情,暗递秋波。凡人见之,何能把持心不动?花右侧一大片留白,让观者有更多的想象空间。加上蓝色玻璃器皿用作花器,略添些许浪漫色彩,更将带你进入一个梦幻世界。水仙花雕刻艺术的成熟,使古人们凭着丰富的想象力和优美的词汇而塑造出众多凌波仙子的形象,一一活脱脱地展现。


水仙(一箭集)·风舞翠带

倚傍小阑闲伫立,翠带风前似舞。
宋·韩玉·贺新郎·赋水仙
词句中作者为观者展示了一幅令人遐想的画面,一位绝代佳人姿态闲雅地斜靠在门前的矮栅栏上,孤身一人长时间地静候着,只有风儿时不时地扯动着美人身披的翠袖霓裳,静中有动,动静相宜,怎不令人注目呢。
词人运用了十分形象生动的语言技巧,精彩地描述了水仙若仙子的惊鸿之美。“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矅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蓉出绿波。”有曹植《洛神赋》中的这段经典描绘,已无需再作什么诠释了。
然而,细品之下却又看出了词中透出的一丝惆怅的情愫来。曹植《美女篇》:“美女妖且闲,採桑歧路间。”这“闲”字古通“娴”,指文雅的样子。但“闲”也表示一种无所事事的空闲,看似闲适,实为空虚。真是“倾城有貎空人晓,寂寞神仙也无聊”,难怪作者在词的最后发出了“千古恨,与谁语”的感慨。
这一作品以“悬垂式”雕刻花梗,叶片削成曼舞状,用一红色千筒紫砂器容之,形似仙子舞霓裳,借词句之语命之“风舞翠带”。







水仙(一箭集)·雪肌流香

娉婷意,胜眼中多少,沅芷湘兰。
清·查慎行·沁园春·虎丘买水仙戏填一闋
水仙在作者的眼中,其姿、色、味、韵是其它花草所无法比及的,简直就是天仙的化身。词一起首就以曹植《洛神赋》里洛水女神“凌波微步”和刘向《列仙传》中江妃神女“汉水捐佩”的两个典故,抒发了对水仙仙子的爱慕之情。即而又感慨水仙那高雅纯洁的气质,婀娜娇美的风姿,不知要超越白芷和兰草多少倍。廖廖十余字,笔调轻松,词语流畅,含意深刻,令人回味。
娉婷,形容容貌美好,亦指代美女。白居易《昭君怨》:“明妃风貌最娉婷”。“沅芷湘兰”应由“沅茝醴兰”变化而来,谓生于沅、澧两水旁的香草。《楚辞·九歌·湘夫人》:“沅有茝兮醴有兰”。王逸注:“言沅水之中有盛茂之茝,澧水之内有芬芳之兰,异于众草。”这白芷和兰草,乃屈原笔下最常提到的香花香草,是美好事物、美好人性的象征。然在作者看来,它们比水仙尚略逊一筹。(注:茝,白芷;醴,同澧)
在《一箭集》水仙雕刻作品中,这一件的花球是最小的,不及拇指,花朵也少而弱,遂以“穿刺雕刻法”,仅对花梗动了滞长手术,有一叶片因伤弃之。


水仙(一箭集)·蓦然回首

冰肌绰约态天然,淡无言,带蹁跹。
元·赵孟頫·江城子·赋水仙
赵孟頫乃堪称与“王”、“颜”齐名的书法大家,是一位上承晋唐、下启明清的桥梁式人物,其最先将“诗、书、画”三绝合为一体。这首江城子,也可看出子昂先生在诗文方面的造诣。
词一起首,作者就对那默默无语、独处一隅,且随风摇曳、翩翩弄舞的水仙大加赞美。冰清玉洁的外貌,飘逸柔美的风姿,全在于水仙毫不装饰、崇尚天然的本性。“态天然”,既表达了水仙不惧严寒,不怕寂寞,凌霜傲雪,香清益远,不与凡花争奇斗艳,毫无艳羡之色的本质;也透露出作者淡泊人生,对其理想追求不得实现这一命运的感叹。可谓“词眼”。
这一作品选用一小侧球雕刻而成,以“曼舞式”削切叶片,用“悬垂回眸法”雕刻花梗,用词中“蹁跹”(优美旋转的舞姿)之句,意在定格舞者在旋转之时猛然回头的精彩瞬间,称之“蓦然回首”。

水仙(一箭集)·雀之灵

凌波步弱,背人羞整六铢轻。
宋·高观国·金人捧露盘·水仙
作者在词中借用潇湘仙子和洛水女神的典故,并将曹植《洛神赋》中:“凌波微步,罗袜生尘”之句稍加改变,用以形容水仙冰肌玉骨、飘飘欲仙的美姿。尤其“背人羞整”这一细节的描写,将水仙待开时花朵微垂的形态,刻画得出神入化,形象传神地道出了仙子娇羞的姿态。
弱,在这里作“柔软”讲。铢,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尚有多种解释)。六铢,实为六铢衣──天仙之衣。典出南朝梁萧纲《望同泰浮图》诗:“帝马咸千辔,天衣尽六铢”。又,佛经中称“忉利天”衣重六铢,极言其轻而薄。后泛指一般极轻薄的衣服,多谓舞衫。词中以“六铢衣”来比喻水仙那轻薄的六片花瓣。
这件作品完成后,“善于用肢体说话”的舞蹈家杨丽萍的独舞《雀之灵》中的形象立马浮现眼前:低首,收颌,含胸,耸肩,抬肘,垂臂,曲腕,扣指,那一招一势在纯净柔美之中,显得神秘而灵慧。遂将这件水仙作品命之“雀之灵”。

水仙(一箭集)·戏水游香

小龙潜开水晶殿,玉杯凉露承华宴。
明·邹亮·诗·水仙花效李长吉
诗人以其极为独到的丰富想象力,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水仙的花(花箭)与叶的形态生长特征。那翠绿色的叶片(花箭)如小青蛇,无声无息地从洁如水晶宫般的白色鳞茎球中探出;那绽放的小花又似玉杯盛着琼浆,款款动人地邀请观者出席丰盛的晚宴。
“蛇”历来有“小龙”之称。一个“潜”字,把水仙叶片(花箭)的生长过程说活了。水晶殿(宫)典出南朝·任昉《述异记》卷上:“阖闾构水晶宫,尤极珍怪,皆出自水府。”在历代诗词中常用水晶宫喻指月宫,也借以比拟晶莹洁白的环境,在这里就专指水仙鳞茎了。“凉露”就是琼浆玉液。凉,古代六饮之一。《周礼·天官·浆人》:“掌共(供)王之六饮:水、浆、醴、凉、医、酏。”郑玄注:“郑司农云:凉,以水和酒也。”露,用花、果、药材等制作的饮料。古人亦称酒为露。
这件作品,用玻璃器皿为花器,意在营造一种透明洁净的氛围,以突出水仙鳞茎的晶莹感,因一叶片生长得酷似一游动的小青蛇,故取名为“戏水游香”。

水仙(一箭集)·泉

所托清泉白石,冷香浸、高洁谁同。
清·徐大镛·满庭芳·水仙
作者在这首咏水仙词的开篇,就以“搓玉成肌,镂冰作骨”的花姑仙子和“凌波微步”的洛水女神的形象来寓喻水仙,并认为水仙的洁净纯洁缘由其立足容身于清泉白石之中,那沁人心脾的清香,婀娜优雅的姿态,孤傲高洁的气质,谁能与之比肩呢?
冷香,一般指带着清香的花。王建《野菊》:“晚艳出荒篱,冷香著秋水。”高洁,为高尚纯洁之意。《三国志·吴志·贺邵传》:“贺邵厉志高洁,机理清要。”词人在观赏水仙之时,是否从中参悟出什么?在过片“仙风雅操”、“清净色空”的词句里,或许能看出作者有向往着远离尘嚣的隐士生活的意向。
这件作品命之为“泉”,多少受到法国新古典主义大师安格尔于1856年创作的一幅油画杰作──《泉》的影响。画中,一位托着水瓶的少女伫立在山崖泉水边,清清的泉水从瓶里流出,既寓意少女的纯洁轻灵又使画面保持着和谐流畅的韵律。那匀称的身材,细腻的肌肤,端庄的容貌,超然的表情,使整个画面显得圣洁而典雅,把观者带进了一个无邪净化的精神世界。
当然,顶尖级大师的画作是无与匹敌的。但这件水仙之泉也试想营造一种澄澈、洁净、冷香、流畅的意境。

水仙(一箭集)·清香

清香自信高群品,故与江梅相并时。
宋·姜特立·诗·水仙花
作者在这首绝句的首联中(详见《水仙(一箭集)·夏塘》),着重以水仙之外形如实描绘,而在尾联里则意在以水仙之内质而精心刻画。这两句诗的“诗眼”全在“自信”二字。百卉中或许只有水仙敢于与梅花比肩了,其自信心全仗着“一清二香”,这也是其它花草难以匹敌的。
诗人在对水仙的高洁品质大加赞许之时,是否也暗喻自个儿的人品呢?这或多或少应该有这种成份在里面。先哲说:“诗言志”。诗人在水仙的身上找到了可以寄托自己精神情感的平台,通过咏水仙以物明志、借景抒怀。
这件作品的名称直接从诗句中得来,选一绘有梅花图案的紫砂小件为花器,意在“扣诗”。在观赏之时,竟感觉这件水仙的造型与今年之生肖相仿,是为趣事。

水仙(一箭集)·飘然风度

冰姿不许铅华污,淡凝妆,风度飘然。
元·沈禧·风入松·水仙
古时文人的想象力就是丰富,作者在端详着眼前这位婀娜多姿的水仙之时,却又生出了对那位多情汉水神女的忆念。同生于水中而莹润冰清,同不施脂粉而天生丽质,同风度翩翩而高洁雅致,这“三同”,不由得使词人对水仙端庄秀美而不妖冶、风度飘逸绝无媚态之质大加赞美。或许这也正是作者的人生追求。
铅华,典出曹植《洛神赋》:“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之语。唐·李善注:“铅华,粉也。”也就是古代女子搽脸的粉。“不施铅华”常用以形容女子美若天仙,根本就不需要靠化妆来掩饰什么瑕疵。凝妆,指得是盛妆。但一个“淡”字,则把这个妆的色彩定了格,是不搽粉的,也正是这淡抹之色更显出水仙姿韵飘逸。
这件作品的名称,直接从“风度飘然”的句子得来。冰雪色的鳞茎花瓣,略弧形的直立叶片,特别是那红色彩的瓷质器皿,竟让我联想起一位古代美女——有“落雁”之姿的王昭君。

水仙(一箭集)·一枝独秀

一枝轻举,便亭亭烟表。
清·李傅元·洞仙歌·水仙
这是否是一粒独头的只有一箭花的小鳞茎花球呢?我们不得而知。或许是这一枝花的独特之处,吸引了作者的眼球,使作者“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词人用寥寥几字便把水仙描绘成一位貎美色佳且体态轻盈的仙子,由碧波之中飘然而上,表现出一种超凡脱俗、兀傲尘世、卓尔不群的高贵气质。
水仙出自淤泥,生于清水,有着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性格;水仙临冬而发,历寒吐芳,更有着梅花“众芳摇落独暄妍”的品德。水仙这种不与群芳争艳,“独先天下而春”的表象,实为其秉性使然。这亭亭玉立的仙子到了文人墨客的眼里,不仅是容媚姿美,更有着一种超脱于世俗之外的神韵,便把其作为一种精神的载体,情感的寄托。
一枝独秀,表示为特别突出,超群出众。这件作品以传统的“一枝独秀”的雕刻方法,雕刻鳞茎、叶片和花梗,以独花的插花方式置于一深色紫砂器皿内,表现出一种“表独立兮山石上”(《楚辞·九歌·山鬼》)之感。

水仙(一箭集)·沐

借水开花自一奇,水沉为骨玉为肌。
宋·黄庭坚·诗·刘邦直送早梅水仙花
水中花卉,自古以来即以其雅洁的姿质备受雅士们的称赏。黄庭坚这首水仙诗,开篇就从实描绘了水仙有着与众不同的独特生长习性——“借水开花”。借一洼清波,一勺碧水,便能开花放蕊,吐艳传芳,确为花中奇迹,令人赞叹。一个“自”字,则更显其无所多求、清香自在的气质。次句香骨玉肌之比则更是别出心裁,名贵高雅的沉香,晶莹剔透的碧玉,那外表的风度,那内在的气质,一个具有实感而又栩栩如生的仙子形象,端得跃出诗行。
这件一箭水仙雕刻作品就是拟黄庭坚这句诗意而创作的。花球养护保持着柔润如玉的质感,注意控制根须的生长方向,使其顺一侧向伸展如佳人洗发,给人一种美女沐浴之感。选用一色泽古朴(褐色基调)的紫砂叶形花器盛之,仿佛身置旷野,忽见一仙子在山泉中沐浴,那令人眩目的羊脂玉质,与山野形成强烈的色彩反差,令人回味。

水仙(一箭集)·流觞图

翠带讵容萦俗客,金杯只合劝诗家。
宋·徐似道·诗·水仙花
诗人在这首咏水仙花绝句的尾联,用浓墨重彩渲染了这花儿的精神。在诗人的眼中,水仙应是“无尘”的,她那翠带一般的叶子,绝不能容纳为俗事所缠绕的人;然对知音之人,水仙又是“有韵”的,那好似金质酒杯一般的花心,天生就是用来劝诗家畅饮美酒的。对“俗客”的冷若冰霜,对“诗家”的似水柔情,非常生动形象地刻画出水仙孤傲倔强,绝不媚俗的高贵气质。
世间认为,诗人的情感是最为丰富的,这往往与酒有着极大的关系。“斗酒吟诗”就是古时文人墨客组织的一种文化沙龙。每逢三月上旬巳日,众人常聚会在环曲的流水池旁,在上游处放置酒杯任其顺水流送,这酒杯停在谁的跟前,谁就取饮赋诗。东晋时期,书圣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记载了“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的即时场景,那盼顾生姿的俊秀结体,风度翩翩的潇洒行气,一笔一划无不散发出一种神游物外、迷蒙空灵的韵味。同时,也为人们展现了一幅生动的“曲水流觞图”。
这件作品就是从这一趣事得到启发创作而成的。觞,也称羽觞,是一种带翼的盛酒器,据说是古人为了便于在水上飘流而特制的。作品中的花器就是羽觞的一种,是在浙江绍兴兰亭工艺品店里买的。作品以横卧式将根茎“藏”在花器中,一短叶斜直向前,一长叶略向后仰,产生了一种朝左行觞的动感视觉效果。

水仙(一箭集)·空谷佳人

可但凌波学仙子,绝怜空谷有佳人。
宋·张孝祥·诗·以水仙花供都运判院
诗人不仅以出水洛神之比来赞誉水仙的体态和姿色,意在这美丽绝伦的水仙更像那品格高尚的空谷佳人。凌波仙子,典出曹植《洛神赋》:“体迅飞凫,飘忽若神,凌波微步,罗袜生尘”。这是历代文人们常用以形容水仙花的典故。按说这位出水洛神的体态和姿色已够美的了,但作者却更以空谷佳人相比,以为水仙岂止是学那凌波微步的仙子,简直就是令人崇仰的空谷佳人了。
空谷佳人,或许是杜甫《佳人》:“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诗句的直接拷贝。然,空谷佳人实为人们对那“孤芳挺立,骨秀神清,气韵远出”,生于幽谷之中的中国兰的美誉。孔子《家语》:“芝兰生于深谷,不以无人不芳”。以此作喻,表明水仙不仅姿容娴美、幽香清远,且气质端庄、高雅脱俗,更品格孤傲、不惧严寒,从而流露出诗人对这种品格的赞赏和向往之意。
这一作品的名称,直接从张孝祥“绝怜空谷有佳人”的诗句中得来。选一瘦长形小球,用常法刻削鳞茎,削去叶片1/3左右,花梗以回眸式雕刻,选一口略小且深的紫砂小件为花器,花球沿一侧半置于花器内,让出一定的花器口空间,利用物体色彩反差,以产生“空洞”的视觉效果,小件上那只俯视的小猴,更有如临山谷之感,高放的花、曼卷的叶,一佳人尤如于“空谷”之中飘然而上,令人怎不绝怜?

水仙(一箭集)·工夫茶

应好友之请,原本想作为《水仙·一箭集》的收山之作《工夫茶》只好提前上架了,以满足其欲睹“千军万马”之愿。这是我的小册子中唯一写了赏析而未配古诗词的作品,算作“引”吧。其他作品的描述都是上传前花了点工夫写的,略显仓促些。
这件水仙雕刻组合作品,缘于每天品工夫茶时产生的灵感,并于2005年春创作而成。在一件直径不足40cm的红木博古架上错落填放了6件微型(一球一箭)水仙雕刻作品,以常用的工夫茶茶器:盖杯、茶海、饮杯、闻香杯、小茶碗、茶托为花器,点缀一黄泥紫砂精制小壶,整件作品不论是组合观赏,或是单一把玩都可圈点。
工夫茶是盛行于我国闽南、潮汕一带的饮茶习俗,其以茶器众多、程序繁多、讲究颇多而有别于其它饮茶方式。因冲泡一次工夫茶颇费“工夫”,故而称之为“工夫茶”。作为中国茶文化的代表,工夫茶的冲泡品饮方式,重在“品”字,它把茶的物质功能和精神效应发挥到了极致,做“工夫”的过程,既是一种享受生活情趣的过程,又是一种欣赏品茗艺术、感悟闲情逸致的过程,更是一种陶冶高雅情操的过程。
在工夫茶习俗中,“少小而精巧”是其主要特色之一,这也正合我的微型(一球一箭)水仙雕刻作品的创作思想。“少少许胜多多许”(石涛语),“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刘禹锡·陋室铭),仅想通过《工夫茶》这一作品来进一步诠释一箭水仙雕刻作品的精髓。

水仙(一箭集)·四喜花篮

凌波仙子生尘袜,水上轻盈步微月。
宋·黄庭坚·诗·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枝,欣然会心,为之作咏
这是一首堪称经典的描写水仙的诗。窈窕的新月,朦胧的寒水,一位婷婷婀娜的少女在水上盈盈踯躅,这是一种多么绝美的意境!诗人以其新奇的想象,绝妙的词章,生动的喻意,传神的刻画,用拟人化的手法在人们面前塑造了一位体态飘逸,罗袜生尘,孑然茕独,超凡脱俗,神情悠然,轻盈步月的栩栩如生的神女形象。使得人们不必亲睐水仙那娇矜淡雅的柔姿,也不必赏评她那庄凝不溢的清馨,只要从“凌波仙子”的芳名联想,对水仙的倾爱之情,便油然而生。
“云想衣裳花想容”、“人面桃花相映红”,以花喻人,是先人们对貌美佳人的赞誉。而以人(美女)甚至神(天仙)来喻花,赋予水仙花以“凌波仙子”的佳号,并为后人所推崇,则当属宋代江西诗派的领军人物,与豪放派的代表者苏轼并称“苏黄”的,堪称水仙知音的黄庭坚为“开河”之人。诗人透过表象,观察入微,想象新奇,挖掘出一介芳草深邃的内在美感,抒发了独特的感受,堪为传神奇句。
这一作品虽属传统的造型方式,但就其微型而言,应是名符其实的:三粒(连体)小球,一箭四花。依余寡见,还没看到比之更“袖珍”的“花篮”了。作品巧妙地利用两粒小鳞茎球作篮筐,两枝小叶芽作篮提,篮里盛着4枚鲜花,名之四喜。
四喜,典出曹植《谢入觐表》:“臣得出幽屏之城,获觐百官之美,此一喜也。背茅茨之陋,登阊阖之闼,此二喜也。必以有靦之容,见穆穆之颜,此三喜也。将以梼杌之质,禀受崇圣之训,此四喜也。”又出《容斋四笔·四喜》的诗句:“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挂名时。”然现时人们常说的四喜,虽版本众多,一般来说为“福、禄、寿、禧”这一人生的最高境遇的“人生四喜”。

水仙(一箭集)·情缘

玉盘金盏,谁谓花神情有限?
宋·韦骧·减字木兰花·水仙花
单瓣水仙的花儿由6片白色花瓣环绕着金黄色的杯状副冠组成,人称“玉盘金盏”。这花儿在那些文人墨客的眼里,被赋予了“人的形,人的情,人的神”(好友语)。词中,作者不仅描写了水仙性格坚强,寒冬不惧,耐得住寂寞的品质,同时又感慨她不类群芳所特具的丰富情感。隆冬时节,百花凋零,惟独水仙,娇艳无限,情意无限,那朵朵玉盘金盏般的小花,不正是盛满了万般柔情而含香吐放,此情此景,人见孰能不思不爱呢?
这件作品由一圆型独头小球雕刻而成。主叶片削去一半,使之向心卷曲,留一小叶芽,任其自由生长直出似剑。圆的花球,圆的花形,圆的花器,五朵绽开的花形如圆月,洁白的圆形鳞茎似望月初升,故取“一见钟情”和“花好月圆”之词意,命之——情缘。
今年,中国的元宵节与西方的情人节接踵而至。当人们被那些五花八门的商家“情人节”广告引导争相购买玫瑰、巧克力等礼物之时,可曾想到,元宵节与情人节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呢?
元宵节是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因为这是新年第一个月圆夜,所以也叫元夕、元夜、上元节。自古以来,我国各地在元宵夜有观灯的习俗,故又称灯节。元宵节期间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好时机,因为这一天父母是允许未出嫁的女孩上街观灯的,所以元宵节就成了中国的“情人节”。“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这一宋代大文豪欧阳修描写元宵夜情侣们相会的词句,就是一个最好的诠释。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水仙被视为“超凡脱俗、高尚纯洁、朴实无华”的象征,赋予“吉祥如意、兴旺发达、美满幸福”的寓意;人们还冠以其“雅客”之名,与兰、菊、菖蒲并称“花草四雅”,甚至将水仙花看作是仙人美女的化身、纯洁爱情的代表,谓之“俪兰”,与兰蕙合为伉俪,用于新婚祝福。

水仙(一箭集)·冰壶

玉壶寒露映真色,雾阁云窗立半身。
宋·张孝祥·诗·以水仙花供都运判院
这大概是一首最早点到岁末供水仙习俗的诗。那看似一笔轻描养在玉壶里的水仙,竟让人联想到唐代“七绝圣手”王昌龄那首《芙蓉楼送辛渐》中“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的脍炙人口的诗句。玉壶,据说典出南朝宋·鲍照《代白头吟》“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的句子,其意为以玉壶盛冰比喻人的清白与高洁。“雾阁云窗”应该是照应供水仙的地方——都运判院。
诗人没有正面描写水仙的丰姿绝韵,而是以玉壶的莹润,寒露的净洁,楼阁的玲珑,云雾的轻袅,来映衬水仙清秀脱俗的美妙姿容,进而赞誉这婷婷玉立的水中仙子,不独姿色绰约出群,就其品格而言也是冰清玉洁的了。特别是那“雾”、“云”二字,人为地把水仙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如坠虚无缥缈之间,似觉若有若无之感,若现朦胧隐约之美,自然不是人间一般凡花可比。
这件作品选用一连体小鳞茎球雕刻而成。有花箭的大球用“回眸”法雕刻花梗,另一小球则用穿刺手法控制叶芽生长。作品造型如“葫芦”,质感柔润如玉,半身置于一龙泉窑器中,用“一片冰心在玉壶”的诗意,名之。
冰壶,就是盛冰的玉壶。唐·姚崇《冰壶诫序》:“冰壶者,清洁之至也。君子对之,示不忘乎清也。……故内怀冰清,外涵玉韵,此君子冰壶之德也。”今日乃挚友生日,特献之。人生难得一知己。也祝愿各位影友在新摄影网站里乃至在人生的旅途中寻觅到知音。

水仙(一箭集)·茗香

玉盘承露金杯劝,几度和香咽。
元·邵亨贞·虞美人·水仙
水仙的花(单瓣),为六枚白色的花披拱围着一圈金黄色的副冠组成,素有“玉盘金盏”之称。“玉盘承露金杯劝”,朦胧之中,只见一位楚楚动人的仙子手托玉盘金杯,盛着美酒款款走来,这花儿在词人的眼里仿佛仙活了。句中暗扣“汉武帝造金茎玉盘,接云表之露以求长生”和“金屈卮敬酒”的两个典故,并以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水仙高贵的金玉之貌,纯洁的冰雪之肤,殷勤的可人之态。
“几度和香咽”,作者为何对水仙如此钟情呢?词的起首“几年不见凌波步,只道乘风去”一句,道出了词人已有多年未看到水仙了,这就象意中之人几觅未果,心中谁知有几多惆怅,又无处叙说。现偶在山一隅见之,便被其轻盈飘逸的风姿所惊叹。“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正是这样难于言表的欣喜之情,遂使词人写下了这首清新优美、含意深长的词作。个中暗示了作者对高尚纯洁的精神世界的追求。
茗香为一组合作品,选用的是两粒小花球。以常法雕刻鳞茎,叶片大部削成卷曲形,根据造型需要留一二枝小叶芽,一花梗雕成“卷曲”式,一花梗雕成“回眸”式。两件作品分别以盛行于闽南潮汕一带的工夫茶的茶器——紫砂饮茶杯和闻香杯为花器,并以一两件庄红木几架将其组合连为一体。

水仙(一箭集)·春色满堂

魂是湘云骨是兰,春风冰玉注芳颜。
宋·高观国·浣溪沙·水仙
屈原《九歌·湘夫人》中有“沅有芷兮澧有兰”之句,王逸注:“言沅水之中,有盛茂之芷,澧水之内,有芬芳之兰,异于众草,以兴湘夫人美好,亦异于众人也。”湘水女神是古代神话传说中坚贞纯洁人格的象征,常有澧兰沅芷(香草类植物)与之为伴。
兰花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被抬到了顶尖的位置,美称“花中君子”,是品质高洁的象征。孔子称:“兰当为王者香”。《群芳谱》中说:兰为“天下第一香”。其实兰最为出众的不是它的香气而是气质。屈原当年被罢黜时,人们便佩带兰草以示支持。
作者把水仙摆到与兰花同等的位置上。在词人的眼里,这水仙绝对是湘水女神的嫡传(化身)。同时,又与兰草一样具有高贵的气质。还有她那晶莹如冰玉的青春永驻的姣容,是其它花儿所无法比拟的。
“一盆玉蕊满堂春”,是人们常用以赞誉水仙的。小小的一盆水仙如何能使蓬荜生辉呢?不由得使人想起小时常听的一则智慧故事:主人在决定将祖业传给何人时,出了一道“用一吊钱在一天的时间里,买满一屋子的东西”的题考他的三个儿子,结果老三在天黑时买回一支蜡烛,烛光照亮了整个房间。
这件“春色满堂”虽然球不大、花不多,然用一叶片做了个环形,限制了空间,花在其中不仅满且溢出在外,产生了一种丰满的视觉效果。

水仙(一箭集)·窈窕

镂冰作面,剪雪为衣,溪畔盈盈女。
清·曹贞吉·解语花·咏水仙同家弟作
这位曹大人采用象征性的手法,将水仙比作美妙女子的化身,并着重从色、姿两个方面表现出了水仙外在的纯净洁雅的美貌容颜和优美动人的飘然风度,将一位窈窕淑女的形象引领到观赏者的面前。
这位伫在溪畔的盈盈女是谁呢?作者此时没有正面作答,然从词的字里行间透出了一丝难以解开的情结。《晋白纻舞歌诗》中“人生世间如电过,乐时每少苦日多”的句子,大约能道出这种幽怨原是一种相思之苦。作者为何要作这样的叙述呢,也许意在帮水仙赢得人们的爱怜之心。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窈窕者就是要为好逑者欣赏之,追求之。“女为悦己者容”,花亦如此。面对伫在溪畔且大有“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的热烈奔放而又坚贞不渝的执着情感之女(花),孰不动心、动情。
但愿这件作品会在你的面前树立一位“娴静处如姣花照水,行动时似弱柳拂风”的美妙窈窕女的形象。

水仙(一箭集)·岁朝清供

群花只在轩窗外,那得移来几案间?
清·玄烨·诗·见案头水仙花偶作
“岁朝”是指农历的元旦——春节。“清供”则是“清雅之供品”的简称。在我国南方以及东南亚等国华侨聚居区,人们把水仙视为能辟邪除秽、带来吉祥的奇异神花。每到岁末,许多人家都喜欢供养几盆经过精心雕刻的水仙,作为“岁朝清供”的年花,并笃定时限,让其在除夕之夜或正月初一如期放花,以求“吉祥如意、兴旺发达、美满幸福”。有的还在花茎上绾着红丝线或红纸圈,以示“见红大吉”。
送腊迎春供水仙的习俗大概是有些年头了,你看连九五之尊的清大帝也不例外。作为皇城内的岁朝清供之花,唯水仙让康熙爷如此宠爱,侍候左右,其他的花花草草只配呆在屋外。这几句诗虽说是信口吟来,但君无戏言。此时其它再高贵的花,也只得伫在殿外了。
岁朝清供这件一箭水仙雕刻作品,用一龙形浮雕图案的紫砂器为花器,意在突出在众多的岁朝清供物品中,水仙花是其中的佳品。
不知你是否也动了想莳养一盆有着“吉祥、美好、纯洁、高尚”寓意的水仙花的念头呢?

水仙(一箭集)·年年有余

溅水裙儿香雾皱,唾花衫子碧玉寒。
宋·高观国·浣溪沙·水仙
词作者全方位地从色、味、姿、韵的角度,细致生动地描绘了这一花中仙子。香雾在汉语中有两个注解:一是指香气;一是指雾气。在这两句词里,我个人还是比较倾向于第二个指代。唐杜甫《月夜》诗“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为遥念心爱之人的典故)句中的“香雾”,仇兆鳌有注:“雾本无香,香从鬟中膏沐生耳。”这水溅起的香雾,应是裙儿(花)自身蕴含的气息。
在这首词的最后一句“洞箫声绝却骖鸾”,用的是汉·刘向《列仙传·萧史》中的萧史与弄玉乘鸾升仙的典故。这也暗喻了水仙那沁人心脾的天香,冰肌玉洁的绝色,都因来自天上仙界的缘故。
“年年有余”是我国传统的吉祥用语,表示富足有余。这件作品以一塑有鱼纹图案的紫砂器为花器,并略向前倾,以突出鱼纹图案。6朵花三角形排列,每边数为3,以对应数字吉祥符号“顺”和“生”。

水仙(一箭集)·碧玉簪

仙风道骨今谁有?淡扫蛾眉簪一枝。
宋·黄庭坚·诗·刘邦直送早梅水仙花
“仙风道骨”本是用来形容人的风度神采不同凡俗的,诗人却以抒情之笔赞誉水仙花具有超凡脱俗的高贵品质,在当今尘世谁能与共,谁能比拟?这高格调的评誉,似乎是仅在赞美风姿神采、冰肌玉质的水仙花,但又怎能说不是对那些寒香正直有骨之士的歌赞呢?
“蛾眉”原指蚕蛾之眉弯曲而细长,古人多借以比喻美女的细长之眉毛,亦特指美女。“淡扫蛾眉”句,描写了一位淡妆轻抹簪插水仙梳著入体的美女,那人花相映绝对抢眼的旷世之景,仿佛只有在天上才有幸一见。
诗人在这里以花喻人,以人衬花,塑造了一个形态与情操完美统一的理想形象。情致幽深,蕴含清远,一位素淡雅洁的绝世佳人与冰清玉洁的水仙互为增色,对映成趣,从而给读者营构了一幅令人目眩神迷的图画。既表现了水仙的风姿神韵,又寄托了作者的孤高人格,这花与人已浑然一体。
水仙向来就有天仙醉倒、跌断玉簪幻化而成一说。这一作品以常法雕刻鳞茎,主叶片削去1/2,以形成“卷曲”状,留一片叶芽自然生长,花梗则用“回眸式”雕法。那未经雕刻的一片叶芽直立向上,不正像一枚碧玉簪吗?

水仙(一箭集)·曼舞

青帨纷委地,独立东风时。
宋·陈与义·诗·咏水仙花五韵
陈与义是宋朝江西诗派后期的重要诗人,诗风多畅朗。这是一首吟咏野生水仙的诗,故与盆栽水仙相比又别是一番风味。
素雅高洁的花,青翠碧绿的叶,又以“水中之仙”为名,在徜徉之中,这位诗人依稀梦见了天上的美貌仙子。那清雅淡黄的花心,恰似仙子贴身所穿的内袄;那晶莹洁白的花瓣,好似仙子身上所罩的外衣;那翠色下垂的叶片,又如仙子身上的佩巾悠然飘落;那优雅婀娜的身影,又像仙子在轻盈起舞,连清晨的阳光也仿佛为之陶醉、痴迷、停滞。诗人以白描的手法,直叙一位绝世天仙的形象。
据史料记载,当时诗人正值避居岳阳,偶在住所边发现了这株水仙,孤寂者遇见清高者,算是找到一知己,这种一丝慰藉,使作者对水仙的赞美之词描写得极为真挚而自然。
曼舞这件作品在雕刻叶片时,仅削去叶片的1/5左右,基部稍多削并刻到位,以形成“曼舞”状;花梗用斜倚式雕法,用小角度延花梗上部一侧轻刮至花梗下部另一侧,使花紧倚鳞茎球上部绽放。作品小巧轻盈,刚柔相济,姿态优雅,造型别致,恰如仙子曼舞。

水仙(一箭集)·冰雪精神

冰霜如许自精神,知是仙姿不污世间尘。
元·邵亨贞·虞美人·水仙
词作者认为,水仙花在冰侵霜催的严寒季节里,能表现出如此旺盛的生命力,应是她没有沾染尘世污秽的结果。其实,这是词人以花喻志,表达了一种孤傲清高者高蹈避世、欲摆脱尘世间烦恼的愿望,以及对高洁人生的理想追求。
冰雪斗士通常是用来赞美梅花的,然水仙也有着与梅花一样的品格。同时,水仙更具有冰雪的本质:洁白无暇,清净不尘,表里如一,透明如镜。在百卉中,花瓣白、鳞茎白、根须白,同具“三白”者,唯有水仙。也只有天上仙子、水中女神、青春少女可与之媲美。
这件作品用的是水仙中重瓣品种,俗称“玉玲珑”,其模样也恰似梅花,再配一老梅桩形紫砂器,引出更多联想。团花在前绽放如盾,一丛小叶在后直立,柔弱中透出刚强,妩媚里蕴藏豪气,一个敢于挑战大自然恶劣环境的斗士形象,跃然眼前。

水仙(一箭集)·仙姿绰约

绰约仙姿,仿佛江皋解珮时。
宋·韦骧·减字木兰花·水仙花
水仙在文人的眼里不仅有不畏惧寒冬、耐得住寂寞的坚强性格,同时又具有群芳所缺少的丰富的情感。眼前那婀娜多姿的水仙,不由地引起了作者对传说中多情的汉水神女的联想和忆念。这位前辈在词里用汉水神女解珮赠郑交甫的神奇动人历史传说,实笔摹描了水仙之多情。
在词人看来,水仙那娇柔貌美的体态,恰似在江汉之滨解珮赠珮的汉水神女。这虚虚实实的笔触,给观(读)者留下了极大的想象空间,产生了文书不尽的艺术效果。或许其中还含有作者自身对完美人格的向往与追求。
这件作品用“悬垂”雕刻法,将花梗雕刻成“倒挂金钟”式,直接引用文中词句命名。细品这一作品,你是否能从中看到神女解珮的形象呢?

水仙(一箭集)·独沐春风

隆冬凋百卉,江梅厉孤芳。
宋·朱熹·诗·赋水仙花
这两句是诗的首联。赋水仙花,起笔不急于描写水仙莹韵的清幽,飘逸的风姿,而是运用比兴手法,赞美操守自励、孤芳自赏的江梅来。这正是诗人的高明之处。意在由江梅引出水仙,进而烘托水仙“清香自信高群品”,具有梅花一样的傲霜斗雪的坚韧品格。
这位与孔子齐名的理学集大成者,在为花儿题诗时也不忘教育家的身份,拟通过赞美水仙花外表的丰姿皎容之美和内在品质的刚贞纯洁之美,来劝诫人们应重视人的内在情操的把持。时过境迁,朱熹在诗中宣扬的那种烈女贞妇的美德,已不足为今人所取了。然这种寓劝诫于诗句之中,又毫无生硬说教之痕迹的手法,堪称大家之作。
这件作品以“回眸”雕刻法将花儿转向到雕刻鳞茎的背面绽放,并在一花独放时将其定格,突出“独”字。用一老梅桩形紫砂器为花器,紧扣借用诗句,寓意水仙先百卉而迎春。

水仙(一箭集)·岁寒之友

最是雪残春欲去,潇庭明月自吹香。
明·文彭·诗·题水仙
文彭是明正德年间“吴中四才子”文徵明的大公子,善书画,精篆刻。这句题水仙的诗,赞美起水仙来,颇有岁寒之友之味。
人们通常将松竹梅并称“岁寒之友”,这是因松--经冬不凋、竹--清高挺拔、梅--傲雪吐芳,均具有一种傲骨绝尘的君子之道,这些优秀的品格正是人们所敬重、所景仰的,常用以比喻文人雅士的清高节气。水仙花不与群芳争艳、不畏冰雪风寒,冰肌玉骨,淡雅清幽,同具松竹梅的秉性,这“三友”又多一友了。
岁寒之友这件一箭水仙雕刻作品,就是仿文彭这句题水仙的诗句创作而成。花器选用一松竹装饰的黄泥紫砂杯,暗喻花与装饰物间的同属关系。一枝未经雕刻的小叶芽直立向上,道出了“四友”共同的坚忍刚直的性格。

水仙(一箭集)·冬趣

得水能仙天与奇,寒香寂寞动冰肌。
宋·黄庭坚·诗·刘邦直送早梅水仙花
“得水能仙”,既道出了大自然赐予水仙的生态特征,又使人联想到水的清澈、晶莹、纯净,暗示了水仙高洁的品质。“天与奇”,则直叙水仙超凡脱俗的气质为得天所赐。这字里行间虽未正面写水仙,但水仙端庄秀美的风度,婀娜飘逸的神态已跃然纸上。
作为人间仙子的水仙,不染身百花争艳的闹春,而独放于众芳消歇的严冬,楚楚可人,意态超然,孤标绝俗,自我欣赏,呈现出一种卓尔不群的傲气,谁能若比?“冰肌”,原是形容佳人的肌肤莹润如冰玉。诗人直喻水仙并以一“动”而传神。那洁白冰雪肌体的动态,那幽香沁入肺腑的流韵,处处显现出水仙的勃勃生机。
这件作品制作初期,花枝的左侧有一枝直立叶芽,为营造出一种“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冬季雪景效果,舍去了。偏重心的构图,虽失平稳,却添活泼。再以白色瓷盘作花器,一白裹百色。呈现在观者面前的是一个一花兀傲,万籁沉寂,晶莹有趣的冰雪世界。

水仙(一箭集)·秋韵

晓烟横薄袂,秋濑韵明珰。
元·钱选·诗·水仙花图
钱选有说是宋、有说是元,他究竟是哪个朝代的,且放在一边。这两句诗是诗人题写水仙花图的颔联。
诗人以屈原《楚辞·九歌·湘夫人》“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澧浦”之湘水女神把自己的“薄袂”(贴身内衣)给爱人的“湘君遗褋”和古代小说《神仙传》汉水女神以自己佩带的“明珰”(用珠玉串成的耳饰)赠人的“神女赠佩”的两个典故,动态地描绘了水仙花儿的风姿神韵。
晨雾里宽薄衣,秋水边解佩玉。于朦胧浪漫之中将一位丰韵绰约、神形飘逸的美人姿态呈现在观者面前。这也许是诗人想让赏画品诗者产生这种感觉。诗人做到了。
这件“玉玲珑”一箭水仙雕刻作品,仅是借用诗句中的“秋韵”二字命名罢了。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丰、满、堆、聚等都是应时的吉祥用语,重瓣水仙恰能产生这种韵味。用一紫红色气泡玻璃器皿作花器,意欲增些暖色——秋天的色调。

水仙(一箭集)·夏塘

六出玉盘金屈卮,青瑶丛里出花枝。
宋·姜特立·诗·水仙花
六出,典自汉·韩婴《韩诗外传》:“凡草木花多五出,雪花独六出。”故前人称六角形状为六出,后世常以“六出”作为雪的别称。大自然就是那么的奇妙,在寒冬季节的花卉中,惟独水仙花儿的花瓣(单瓣型)与雪花同为六出。金屈卮,是古代一种名贵的酒器,用它来敬酒,以示尊重。唐诗中就有“劝君金屈卮,满酌不须辞”的经典诗句。青瑶,则是指乌青色的美玉。
诗人看来,这水仙花儿简直就是金镂玉雕的。那如六角白玉盘的花被托着名贵酒器似的金黄色盏状副冠(俗称“金盏银台”),在如同翠玉般的绿叶丛中绽放。一个“出”字,更道出了水仙花儿的优雅丰姿。
炎炎夏日,喜欢“拈花惹草”的好“摄”之徒,荷塘应是首选。这件作品选一藕形连体小球,造型时注意把藕形鳞茎球未雕刻的一面,与花和根调整在同一个观赏面上,弄点联想,以扣“夏塘”。

水仙(一箭集)·春野

轻罗叠雪,小盏排金,又一番春色。
清·志润·瑶华·水仙
罗,是指一种轻软而精美的丝织品,它的经纬组织显现着成排的空眼纹。轻罗就是指极轻薄的衣裳了,词中是用来比喻花瓣的。词人以雪的白与洁、金的黄与珍,形象地描绘和赞美了水仙花儿淡雅芳颜,绰约风姿。这花儿本是冬季花卉,词人却从她那顽强坚韧的生命力里,感悟到了春的气息。
有人将红楼梦中的女子与百花一一对应,这水仙配给了贾家四小姐惜春。我则以为还是对应“才自精明志自高”的探春更恰当些。春尚未到来,谈何惜呢?或许是叹生命如白驹过隙,应珍惜。
这件作品选一呈“V”形连体小球,以“回眸”手法使花儿反向绽放,花、球、根“三白”融为一体,真正显现“轻罗叠雪”。选用杉树瘤盘为花器,凭添些许山野气息。几片嫩绿的未经雕琢的叶子似春雨后的小草舒展身躯,一番春色景象;几朵小花从雪中伸出头来探索着,似乎要说“严冬到了,春还远吗”。水仙,春的使者。

水仙(一箭集)·风韵绝俗

天仙不行地,且借水为名。
宋·杨万里·诗·水仙花
在道教中,神仙划为天神、地祗、人鬼和仙真几类,这居住在天上的谓之天仙。诗人认为水仙花不沾凡界泥土,只须托根于水中,离尘脱俗,风韵高雅,极具天仙的气质。又因仅靠一碗清水生活,居于水中,一尘不染,借水而得名,称之为“水仙”。
这位杨先生不愧为宋代“中兴四大诗人”之一。他抓住水仙的“仙”字巧作文章,区区十字,把个水仙捧上了天。可谓构思奇特,寓意深长。
用风韵绝俗来命名这件作品,仅是想用实物与美言来诠释水仙独具的高雅绝俗的风韵气质。以水淡性,宁静致远,花尚如此,人孰不能?

水仙(一箭集)有凤来仪

玉为丰骨翠为裳,丽质盈盈试淡妆。
明·文彭·诗·题水仙
这两句诗为明代“吴中四才子”文徵明的大公子——文彭题水仙画的首联。诗人从描绘水仙的外貌特征入手,进而赞美水仙的天生丽质,清纯可人。
国人自古以来就对翡翠玉石有着特殊的喜好。“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君子与玉比德焉”。可见古人佩玉并不是简单地用来装饰,仅仅去表现外在的美,而是佩带者(欲达到的)精神世界和自我修养程度的表白。可想而知,这诗人看似轻描淡写的手法,却把水仙抬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后蜀张翊所著《花经》,对数十种中国传统花卉仿古时评定官吏等级的“九品九命”来排列顺序,水仙与兰梅牡丹等同列为“一品九命”。
这件作品因从外形看恰似传说中的凤凰,故以“有凤来仪”命之。用一玛瑙石水洗作花器,更衬托了凤的身份。“箫韶九成,凤皇来仪”(尚书·虞书·益稷)。只要你反复演奏着美妙的音乐,就是灵鸟也会来为之伴舞。那仪表非凡的舞凤,可是上上吉祥之兆。

水仙(一箭集)·清幽 幽花开处月微茫,秋水凝神暗淡妆。
明·梁辰鱼·诗·水仙花
幽花是指生于隐僻之处的花。想来诗人所看到的水仙,大概生长在庭园一隅。这生长在幽隐偏僻处的花,却具有着卓尔不群的气质。虽身处幽处,夜深露浓,月色迷蒙,然隐约花影,轻风吹拂,淡淡幽香,仿佛隔帘观美人,展现出一种朦胧之感,美哉!妙哉!
秋水凝神一句是说水仙的神韵似秋水般凝结。古人常用秋水来形容女子双眸之清亮。诗圣杜老师在《徐卿二子歌》诗中说:“秋水为神玉为骨”,是称赞徐卿大公子风神灵秀。这梁诗人认为水仙虽是冬季之花,却有着秋水般纯洁淡雅的秉性,就从诗圣手中把现成的美言拿来略加变幻,成了赞美水仙的好词佳句。
或许是这件作品所选用的花器的冷色调感官刺激,不知怎的,我一看这件作品就会联想到《红楼梦》中的妙玉。金陵十二钗之一的妙玉:“气质美如兰,才华复比仙”、又“天生成孤癖人皆罕”。虽处青灯古殿,却溢红粉春色。这藏在栊翠庵中的幽花,再深的庭院也锁不住她的美。

水仙(一箭集)·出水芙蓉

拒霜已失芙蓉艳,出水难留菡萏红。
宋·韩维·诗·谢到水仙二本
北宋诗人韩维的这两句诗,专从色彩上对水仙的花色作了一个精彩的推测。诗人认为水仙原本具有荷红莲艳一样的色彩,因经过拒霜、出水的洗礼,脱胎换骨,洗净铅华,才有了现在清丽的皎容。“已失”、“难留”二词,好象水仙处于一种弱者状态,然“拒霜”、“出水”二词却赞美了水仙“出淤泥而不染”,洁身自好,超凡脱俗的个性。
曹植在《洛神赋》中,用“芙蕖出渌波”来形容洛神的光洁动人。南朝宋僧惠休品评颜、谢诗之优劣时,以“芙蓉出水”喻比谢灵运诗风清新鲜丽。后人就常引用“芙蓉出水”来赞美清丽绝伦的美女。
出水芙蓉这件作品,将水仙鳞茎雕刻成荷花状,叶片与花梗则用穿刺手法控制花形,用深色浅盘作花器,反衬出造型水仙的清秀,以韩诗人的这两句诗作比,让观者更好领略作品的气韵。

水仙(一箭集)·玉贝蕴珠

江妃虚却蕊珠宫,银汉仙人谪此中。
宋·杨万里·诗·水仙花
《黄庭内景经》中注曰:“蕊珠,上清境宫阙名也。”这蕊珠宫便是道教传说中,天上上清宫内的蕊珠仙子居住之处。
诗人的想象力非今人能比。杨万里在诗中将这玉洁冰清的水仙花,先说成是神女江妃幻化而成;接着又说这江妃原是天界的蕊珠仙子,或擅离宫阙或因罪被谪,来到现在的两湖地区。诗人认为,水仙清秀俊逸,冰肌玉肤,高雅超俗,绝非凡间之物,肯定来自天外。
这来自天外的必是宝贝。玉贝蕴珠这件一箭水仙雕刻作品,就是从珍珠的生长过程——蚌生珠联想创作的。用一海蚌壳作花器,用“回眸”雕刻法和“背光”莳养技术,突出了球茎未雕刻一面的完整性,呈现出一种球状物的视觉效果,让人产生遐想。

水仙(一箭集)·天女散花

早于桃李晚于梅,冰雪肌肤姑射来。
宋·刘攽·诗·水仙花
这首虽为咏水仙的诗,通篇未及水仙一字。诗人构思奇特,化实为虚,以象征表述,以借喻修饰,巧妙地表达出水仙花的高雅神态和摇曳风姿。
起句看似平淡无奇地道出水仙开花的时节,然而实为诗人对水仙花的赞赏。它既描写了水仙敢凌霜傲雪的斗士精神,又蕴含了水仙先百卉而发的孤傲秉性。意在言外,未细推敲,难品其妙。次句诗人就直接以仙界的女神来赞誉水仙花。“姑射”是庄子作品中的神山,据说姑射山中的仙女,神态绰约飘逸,肌肤晶莹似雪,凡间只有水仙与之貔美。文学中多是以花喻人,这里却是以仙喻花,难怪水仙叫“水仙”。
这是件悬垂式水仙花雕刻作品,人们一般以倒挂金钟类命之。而用高脚玻璃器皿作花器的一箭悬垂式作品,所产生出的一种轻盈飘逸的视觉效果,全无倒挂倒扣之感,那具有“3S”线条魅力的美,多象一位圣洁的天女,带着吉祥美好的祝福,来到大千世界,把缤纷的花雨洒向人间。那神态就是梅大师见了也会惊叹。

水仙(一箭集)·清嘉风味

薤叶葱根两不差,重蕤风味独清嘉。
宋·杨万里·诗·千叶水仙花
从宋至今,在众多的水仙花诗词中,点名褒奖重瓣水仙的极少有,杨万里的这首诗便是精典之作。
中国水仙花主要有两个品种:一是单瓣的,俗称“金盏银台”;一是重瓣的,俗称“玉玲珑”。这位杨大人对这“玉玲珑”是推崇备至,认为世人把水仙花统称为“金盏银台”是不合适的,那么俗气的名称只能称呼单瓣水仙花,而重瓣的应冠之——千叶水仙花。他在这首诗的序文中说:“千叶者乃真水仙”。
诗文说,从外形(未开花时)看,两种水仙的叶片、根须是一个模样的。但花开后,重瓣水仙的“卷皱”、“密蹙”就表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风味,那“重蕤”的气质是单瓣水仙花所不具备的。诗人的惊奇和赞叹,化为“玉玲珑”独享“清嘉”二字。

水仙(一箭集)·清辉弄影 盆盎波深,照影亭亭,罗袜不教尘污。
清·张友书·疏影·咏水仙
这是清时的一位女词人描写闺房中盆栽水仙的句子。其在赞美水仙坚贞纯洁的品质的同时,也是在以水仙自喻并暗示自身的遭遇。辞情宛转哀苦,凄楚动人,极具艺术感染力。
看到作品名称、引用句、词牌名中的三个“影”字,不由使人想起北宋的著名词人张先,因他的词作品中有“云破月来花弄影”、“娇柔懒起,帘压卷花影”、“柳径无人,堕风絮无影”的好句子,人称“张三影”。我看三影中以“云破月来花弄影”为最佳。其实花本不弄影,都是“月亮惹得祸”。也因此这件作品的名称就叫做“清辉弄影”。
明末文人吴从先在其小品格言集《小窗自纪》中说:“花看水影,竹看月影,美人看帘影。”这件作品用一深色浅盆作花器,也是想造就些水中影。如果少了影子,那不是减了些许趣味吗?

水仙(一箭集)·醉美人

瑶池来宴老仙家,醉倒风流萼绿华。
宋·来氏·诗·水仙花
来氏的生卒年月与生平事迹现已无从考证,史料上只记载是宋豫章(今江西南昌)人,从史书上的称呼来看,应该是位女士。女名人从古至今能名垂青史、流芳百世的屈指可数,宋元明清写过水仙花诗词的女诗人,可考的也许一二而已,存世的作品则如凤毛。
这首诗是否为第一首女诗人咏水仙花的作品,也许有待验证。但把水仙花的由来说成为天仙的发髻饰物——金顶玉簮幻化而成,更大胆地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完整地描述了美貌仙女萼绿华瑶池赴宴、盛景畅饮、贪杯醉倒、玉簮坠地、折断幻化的全过程,应该是第一人了。或许,这正是女诗人生活中的一个真实场景。
醉美人这件一箭水仙雕刻作品,选用的是一连体小花球,大球偏上斜倚横卧,略增头重脚轻之感,微显强直的叶片似已失灵便的肢体,活脱一个酒醉之人,再现了仙子醉酒倒地的瞬间。美人就是醉了也是美的,醉美人——最美人。

水仙(一箭集)·舞鹤

偶趁月明波上戏,一身冰雪舞东风。
宋·杨万里·诗·水仙花
杨万里的诗风清新活泼,自然洒脱。这首咏水仙花的诗,诗人把水仙说成是一位天界的仙女因爱慕人间的美景,私下凡间并在月光的映照下,踏波起舞。那冰雪般的肌肤在溅起的水雾和如银的月色衬托下,舞姿是那么的优雅。诗人给我们造了这么一个和谐宁静的世界,好一个人类的伊甸园。
然而,上述这些都是诗人那丰富的想象罢了。自然界中常在冰雪里起舞的优秀舞蹈者,惟有美丽、高贵的(丹顶)鹤。这件一箭水仙雕刻作品,那高昂的头、伸展的翅、弹跳的脚,多象一只“舞动的鹤”。诗人的这两句诗,好象就是为这只舞鹤量身定做的。

水仙(一箭集)·小憩

洛浦凌波,汉皋捐佩,想象冰肌映玉颜。
清·查慎行·沁园春·虎丘买水仙戏填一闋
清时,也许水仙的雕刻艺术尚在初级阶段,这位查大人所见的水仙花应该是未经雕琢的。这首沁园春词对水仙鳞茎和叶片的描写过于随意,难怪自说戏填。但这位大人对水仙花儿却情有独钟,前人对水仙花的赞美词句直接引用词中。上面借用词的头两句,就点击了曹植笔下的洛水女神“凌波微步”和刘向《列仙传》中江妃神女“汉水捐佩”的两个典故。这两位仙子都是传说中的绝代佳人。这世上除了曹植与郑交甫不知在何种场景中与之有过面交外,其他人等同查大人一样只有通过观赏水仙花来想象仙子那冰肌玉颜的姣容了。从另一角度来看,这水仙花也确实动人。
小憩这件一箭水仙雕刻作品,用一只天鹅形白瓷小件作花器,仿佛一只天鹅正在花草丛中暂作休息,观者是大气也不敢出的。她在想什么呢?也许醒后她将振翅直上九天。你跟着她或许有幸能一睹想象中仙子的芳容。

水仙(一箭集)·脉脉含情

玉立小娉婷,默默含情素
明·吴承恩·卜算子·题水仙
明代著作大家吴承恩,是个撰写神魔精怪的高手,其在《西游记》中笔下形象个个性格硬朗、棱角分明。然描绘水仙花儿,却多情妩媚起来。
脉脉含情这件一箭水仙雕刻作品,正是借用吴大师的卜算子题水仙词意创作而成。那亭亭玉立的一枝高层花向反方向微侧,恰似一妙龄佳人低眉脉脉,欲语含羞,斜眄传情,暗递秋波。凡人见之,何能把持心不动?花右侧一大片留白,让观者有更多的想象空间。加上蓝色玻璃器皿用作花器,略添些许浪漫色彩,更将带你进入一个梦幻世界。水仙花雕刻艺术的成熟,使古人们凭着丰富的想象力和优美的词汇而塑造出众多凌波仙子的形象,一一活脱脱地展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35

帖子

128

积分

二级水仙

Rank: 2

积分
128
发表于 2015-12-7 19:54:01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不显示图片啊?强烈渴望能看到高手的作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水仙花论坛

GMT+8, 2024-4-20 19:46 , Processed in 0.083940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